債轉股盛宴:招行、民生、長城資管擬共同組建專營公司,工建中三大行年底擬增設100億專司債轉股子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除了農行外,工行、建行、中行等三家國有大行也準備在今年年底的董事會上審議設立注冊資金為100億元投資子公司計劃,這樣的全資子公司專司債轉股業務。
忽如一夜春風來。
以農行為代表的四大行,以招行、民生為代表的股份行一時間都盯上了債轉股這塊“蛋糕”。
11月22日晚間,農業銀行公告設立資產管理公司——農銀資產,專司債轉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將一同組建資產管理公司,專業從事債轉股業務。
有滬上股份行人士稱也在籌備相關資產管理公司,但是合資還是獨資仍在商議。
國務院10月10日發布《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后,銀行發力債轉股意圖日漸明顯。
多家銀行爭設專營機構
不難看出,籌建債轉股業務資產管理公司的銀行名單持續擴大。“在《意見》下發后,債轉股的業務范圍、路徑得到明確。”有外資行中國研究部主管這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近期,建設銀行已有數百億規模的債轉股簽約落定。
一位市場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以當前建行兩單債轉股案例來看,其成功概率很大。武鋼并入寶鋼集團,寶鋼集團綜合化經營,償付能力和流動性都會不錯。在云錫集團的項目中,轉股的項目均是市場稀缺的礦產資源。
建行債轉股項目組負責人、授信審批部副總經理張明合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債轉股業務還是更需要專業的實施機構,即便銀行現有的子公司中,有的具備股權投資功能,但是這些公司也還有也其他業務。對于遍及全國各地的債轉股項目,從前期的盡職調查、業務模式設計、資金募集、投后管理、日常經營管理、退出都很難做到專業。”
張明合此前曾在發布會上透露,該行正在積極準備申請成立一家債轉股的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建行債轉股的實施機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獲悉,除了農行外,工行、建行、中行等三家國有大行也準備在今年年底的董事會上增加設立注冊資金為100億元投資子公司計劃,這樣的全資子公司專司債轉股業務。
銀行為何設立專營債轉股業務資產管理公司?農行副行長樓文龍的一篇文章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10月21日,樓文龍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上發表署名文章《以市場化債轉股推動銀企合作共贏》。文章中樓文龍提出,要靈活選擇債轉股實施機構。
樓文龍指出,相對而言,銀行選擇由自己新設具有投資功能的附屬機構有較多優勢。第一,效率更高。第二,資金優勢。第三,損益內化。
樓文龍還表示,商業銀行歡迎其他實施機構通過市場化方式積極參與銀行不良貸款債轉股工作,可購買銀行債權并實施債轉股,也可以投資者身份參與投資商業銀行新設附屬機構,更好發揮其專業和資金優勢。
債轉股業務或難成常態
正如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所說,債轉股可能會成功,也會有失敗的情況。為此,張明合表示認可,“股權投資本來就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因此針對的投資者主要是就有一定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的高凈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比如保險資金、公募基金、養老基金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銀行人士表述,銀行近期參與的債轉股項目,多數還是低風險項目,債轉股業務持續性有待觀察。“債轉股并不會成為常規業務,在具體情況中,與監管充分溝通通過自有資金參與或也有可能。”有銀行投行部門人士這樣認為。
除了業務規模,銀行設立資產管理公司運營債轉股后,可以接收不良,是否有可能成為隱匿自己不良資產或者相互代持不良貸款的渠道?
對此張明合笑稱:“指導意見中鼓勵的是交叉債轉股,也就是承接他行的債權進行轉股。互持不良也不可能,子公司是獨立的機構,購買的價格也是討價還價的結果,如果高價拿了,拿過來不好處理,轉股后一文不值的資產怎么交代?”
招商銀行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該銀行下設資產管理公司在取得項目上,價格可能不會有太大折扣。前述外資行中國研究部主管表示,未來債轉股在資產上可能是優質資產和不良資產相互搭配,所以資產包折扣不大。
上述外資行中國研究部主管對債轉股后銀行的運營提出疑慮“雖然債轉股對于企業降杠桿有所幫助,但銀行下屬資產管理公司成為企業大股東后,能否在企業股東會掌握話語權,進而推動企業改革和轉型發展,考驗銀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