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0萬裝修不叫事兒,但是花40萬裝修租來的房子呢?
點小融這兩天就被這個新聞震驚了,一對小夫妻,兩人還有一個兒子,生活在北京。在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上,妻子說,40多萬在北京也許咬牙能買得起郊區的房子,但就沒有錢裝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兩人于是租了一個老式的小院,和房東簽了十年的合同,用40萬裝修。
有人說,40多萬裝修款加上10年的房租,幾乎可以在市區首付一套小房子了,但他們說,那樣以后的日子會變得緊巴巴的,而在改造后租的房子里,他們的黃金十年可以過得很美好。
他們花了40萬裝修的房子是這樣的。
有人問小夫妻,10年租期到了怎么辦?他們的回答特別直白,說,沒想過,只想把當下的十年過好。
這樣活在當下,是一種瀟灑還是逃避?
花40萬去裝修一個租來的房子,真的值得嗎?
1
這么多人想買房,就是為了在這個城市有自己的小窩,可以任意裝修,敲掉一面墻打通,貼喜歡的壁紙,裝喜歡的吊燈,買喜歡的家具。
因為都是自己的,只要自己不賣房,就可以一直住下去。而要是租的房子,很多人就覺得應該一切從簡。
想買個書架?
想買個烤箱在周末烤蛋糕?
想做一整面照片墻?
所有的需求都被歸結為,租房還那么折騰,搬家累死你,到時候還要買房,等買房時候再買吧。
點小融的一個朋友,租的房子,曾經特別想買一個烤箱,他也不差錢,但他說了半年都沒買。一問,就說,我租的房子買再好的東西都不覺得好,等我買了房再買。
后來他有了女朋友,由于房價太高暫時買不起房,就準備先租房子住。兩個人住總比一個人住要講究點質量,女朋友要買什么家具啊家居用品啊,他都說,折騰啥,先湊合一下,以后買房子了再好好買。結果兩個人就這么沒鼻子沒眼地蝸居了好幾年也沒買房子,女朋友受不了了,也就分手了。那些說女朋友因為自己沒房跑了的男同學,其實人家可能真不僅僅是因為房子,而是看你有沒有讓生活過好的能力。生活是需要經營的, 如果租套大點的房子,好好用心打造一下,就算是租來的房子兩個人也能很溫馨。
房子雖然是租來的,可是住在里面的人是自己。人,就是不能老是對自己說湊合著先過。就因為生活中有許多不湊合,才能讓自己進步和提高。
2
知乎上有個帖子,叫“如何花最少的錢提高出租屋的格調”,點小融也關注了不少裝修的帖子,發現其實改造房子,除非改變房屋的結構,不然不用40萬那么多。
在某寶買個墻面漆、壁紙、地毯、簡易的沙發柜、木柜、花架等等,一般不會超過2000-3000元,靠自己動手刷刷墻,組裝家具,買幾盆花,就能讓租的房子有改頭換面的變化。
隨便舉個栗子。
當然,有的人就是要花40萬也愿意去改造,有的人無論再怎么便宜也不會愿意這么做,因為折騰租來的房子,窮講究。
有人活得糙,有人活得講究,其實并沒有好壞,只是點小融特別認同那句話,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都只是大城市里小小的白領,暫時買不起房子,也沒辦法花40萬裝修租來的房子,但是每個月少聚餐一頓少買幾件衣服省下錢來,把租的房子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每天下班回來都能收獲家的感覺,絕對能大大提升幸福感。再說了,住的好了,也能讓自己休息得好,更有狀態去賺錢啊。
只是一點小小的投資,就能讓生活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其實很值得。
3
這其實就是愿不愿意花錢和時間投資在別人看不見的細節上的問題,比如改造租的房子而不是付個小房子的首付,比如買昂貴的床上用品而不是包包,比如給自己買套名牌的真絲睡衣而不是外衣,這不是說不應該要面子,而是說我們對生活的滿足感應該更多地來自于我們內心的舒適和滿足。
這樣說來,花40萬把租來的房子改造成自己夢想的樣子,值得。
空間再小,也值得我們努力經營;工作再忙,也需要擠出一點時間去開辟一個喜歡的角落,去吃一頓喜歡的飯;就算沒有錢買房,也要自己動手去經營,一樣可以過上美好的有房的生活;活在當下,才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