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鎮11月18日電 (記者 柴燕菲 施佳秀)“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2014年全球仍然有20億人,無法享受基礎的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18日于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在傳統的金融模式和技術條件下,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瓶頸,互聯網和金融的快速融合,為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提供了可行的路徑。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來自金融界、企業界、學術界的嘉賓在“互聯網+普惠金融”論壇上齊聚一堂,聚焦網絡信息技術運用于普惠金融服務的典型案例,探索互聯網+普惠金融的新藍海。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首席執行官井賢棟提到數字普惠金融,“看過去十幾年發展的歷史,我們看它(數字普惠金融)促進了消費和經濟的發展,提升了民生的服務,有利于消除地區發展的差距和不平衡。”
井賢棟舉例,有一個大學生創業者,靠家里種的枸杞讀完了大學,后來想把枸杞樹砍掉,因為舍不得,和幾個兄弟開了淘寶店,在螞蟻微貸的支持下,把枸杞賣到了全國。
普惠金融的互聯網化、數字化不僅能夠幫助個人,還能幫助小微企業。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眼里,小微企業融資面臨五大困境:貴、難、亂、慢、險。
“有一些企業資金鏈斷了是等死,如果我是用高利貸,無疑是飲鴆止渴。”辜勝阻說,惠普金融能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未來應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來提高金融服務。
“互聯網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不僅具有深遠的戰略改革意義,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恒昌公司創始人秦洪濤也說道。
移動金融作為移動互聯網與金融深度融合的產物,成為了深入推進互聯網+惠普金融的重要抓手。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教授托馬斯·薩金特就說,手機拓展了金融服務的范圍,使金融服務能夠覆蓋到以前覆蓋不到的那部分人群,比如說窮人。
連連支付CEO劉永安告訴中新網記者,移動支付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一些面臨轉型升級的企業和正處于起步狀態的小微企業來說,需要由專業團隊去幫他們打通支付途徑。
不論是移動金融還是數字普惠金融,其發展需要技術的支撐。
泰然集團副總裁、小泰科技董事長金宇峰認為,智能化的實現是需要基于計算和數據科技,他以泰然集團旗下泰然鯨數云計算為例稱,鯨數正為所在的泰然集團及銀行、互聯網金融、資管、律所、人力資源等企業提供大數據云計算服務。
普惠金融是浙江互聯網金融的優秀實踐。該省從2012年開始在麗水市推動了農村金融改革的實踐,著力點就是普惠金融,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浙江正在打造新金融產業,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重視風險防范,相信互聯網+普惠金融在浙江擁有光明前景。”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現場表示,互聯網+普惠金融在浙江潛力巨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