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州人紛紛與床墜入了愛河,
早上舍不得起來,
我們對彼此而言,
都非常的完美,
但鬧鐘并不這么想,
那個妒忌心重的賤人,
我們早上起不來啊~
洗澡靠毅力,
洗衣靠耐力,
起床靠爆發(fā)力!
可是想想小時候的冬天,
沒有浴霸,也沒有空調(diào)
沒有小太陽也沒有暖寶寶
也沒見就凍成……狗
日子是咋過的呢?
讓我們穿越時光回到從前
跟著掌常小編看看
以前的常州人是怎么樣過冬天滴
棉 襖 棉 褲
現(xiàn)如今,一降溫,
大家就在呼喚 "me more cool ",
曾經(jīng)受到大家追捧的是下面這一對——棉襖棉褲。
在沒有羽絨服、呢大衣的艱苦歲月里,
祖輩父輩穿著棉襖棉褲挨過了一個個嚴冬,
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老 棉 鞋
棉襖棉褲還有個好搭檔——老棉鞋。
奶奶外婆、姑姑姨媽,
都有一雙做老棉鞋的巧手,
還沒入冬,就開始挑燈做鞋,
等一降溫,你就能穿上家人親手制作的老棉鞋,
腳上暖洋洋的,心里熱乎乎的。
火 爐
冬天就愛圍坐在邊上,誰喊也不離開。
火爐熱的時候還可以烤紅薯、火爐有的燒煤球,
有的燒煤塊,那是一種不同于暖氣的溫暖。
烤 地 瓜
常州冬天暖手神器,
既好吃又能暖手,一舉兩得。
尤其愛吃烤得流油的地瓜皮!
過去農(nóng)村每年秋后,家家戶戶都會曬地瓜干,
這種地瓜干,以其糖霜厚而白,口感糯而甜著稱。
媽 媽 牌 圍 巾
媽媽親手織的圍巾,
簡單卻溫暖。
熱 水 袋
這是許多常州人的記憶了,
灌滿熱水,蓋子擰緊,
然后扔到被子里,
等睡覺的時候就會覺得被窩里暖暖的好舒服。
你還記得冬天的被窩里
塞進一個熱水袋的幸福感嗎?
耳 套
大人們出門都耳轟的,
戴上它,就再也不怕凍耳朵啦~
雷 鋒 帽
小時候記憶中的棉帽,不外乎以上幾種吧,
還有一種羊皮、狗皮或兔皮做的皮帽了,
雙層的也叫“里外發(fā)燒”。
彈 棉 被
自己家彈的棉被,特別實在,
蓋上一點兒風都不透,
家家戶戶都有這種花色兒的被子吧!
擦 臉 油
小時候沒有護手霜、保濕露
大人小孩都用這個
冬天必屯“老三樣”
那時候的冬天,還沒有那么豐富的生活產(chǎn)品,
冬儲大白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上頓下頓吃白菜,
雖然是變著花樣的,可再怎么變白菜還是白菜,
偶爾會調(diào)劑下,也不外乎是土豆、蘿卜,
這是冬天必備的“老三樣”。
▼
那時候的冬天,有味道,有顏色,有感覺,你還記得嗎?
別忘了家的味道,兒時的味道......
別忘了父母的味道......
別忘了讓你吃到吐的大白菜,
別忘了給父親御寒的大棉帽......
回憶、回憶、回憶
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