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11日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目的是為全國的改革開放服務,政府為此做了三批的改革試點經驗的復制推廣,最終形成了19項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建議,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后在全國推廣。
在國新辦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王受文介紹了昨天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的相關情況。
王受文說,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自由貿易試驗區目的是為擴大開放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為全國的改革開放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啟動以來,形成了非常多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為了使這些制度創新成果能在全國進行推廣,政府做了大致可以分為三批的改革試點經驗的復制推廣。
第一批,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行一周年以后,商務部會同上海市和有關部門進行了一次全面的階段性總結,形成了34項試點經驗。這34項試點經驗,以國務院文件的形式印發全國進行推廣,這是第一批的復制推廣,在2014年完成。
2015年2月份,國務院成立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商務部在2015年年底聯席會議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總結自貿試驗區創新性強、市場主體受益多、反映好的做法,形成了8個“最佳實踐案例”,這是政府推廣的第二批經驗內容。
第三批,昨天國務院下發的《通知》,《通知》總結推廣的試點經驗,是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4個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點實踐基礎上來形成的。比如,自貿試驗區超過90%的外商投資企業是通過簡易備案程序實現注冊設立,貨物進出口通關效率現在平均提高40%,等等。對于這些好的做法,聯席會議辦公室會同4省市及有關部門總結了新一批試點經驗。
王受文指出,總結出來的新的試點經驗,不是想當然的拿到全國推廣,首先是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看看這些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具不具有可行性,風險是否可控。經過第三方評估,以及各部門的調研總結,最終形成了19項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建議,現在國務院對這19項可復制的改革試點經驗予以批準,昨天正式印發文件,在全國推廣。
王受文表示,這19項試點經驗是自貿試驗區前一階段建設取得的部分試點經驗,比較好的體現了自貿試驗區在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也是自貿試驗區在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方面獲得各類市場主體高度認可的部分成果。
比如,投資領域的“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審批改革”的推廣,屬于重大改革事項,商務部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開展了專項的評估,這一項推廣涉及到相關外資法律的修改,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審議,通過了相關法律修改決定,相關的四部法律修改之后已于10月1日實施。
據王受文介紹,其他18項試點經驗,包括“稅控發票領用網上申請”、“企業簡易注銷”等2項投資便利化試點經驗;“國際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制度”、“國際航行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等14項貿易便利化的經驗;以及“引入中介機構開展保稅核查、核銷和企業稽查”、“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等2項事中事后的監管經驗。
王受文指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切實履行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適時督促檢查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進展情況及其效果,同時,進一步加強改革開放措施的系統集成,及時總結各領域“試得好、看得準、風險可控”的創新成果和做法,采用多種方式來發布,以持續釋放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產生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