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來看,截至2016年6月末,貴陽農商行逾期貸款余額達91.80億元,較年初增加33.66億元;逾期貸款占總貸款的29.99%,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為19.77%。不良貸款余額為11.99億元,較年初增加3.58億元,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增加0.99個百分點至3.92%。
一家西南地區農商行被下調評級展望,再次勾起外界對銀行業資產質量的討論。
10月8日,評級公司中誠信國際發布公告,將貴陽農村商業銀行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公告稱,中誠信國際決定維持貴陽農商行主體信用評級為AA-,將其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維持該行2015年5月12日發行的“15貴陽農商二級”的債項信用評級為A-.
北京某銀行業分析師表示,“評級主要是對債券發行與定價做風險評估參考。總體上,發達地區農商行負債優勢很大,經營的還不錯。但是,落后地區就差一些。”
貴陽農商行被下調評級展望
中誠信國際在公告中稱,2016年以來,在宏觀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受到地區經濟發展下行、鋼鐵產能過剩、民營擔保公司代償能力不足以及房地產市場泡沫加大影響,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不斷上升,導致貴陽農商行逾期貸款增幅顯著。
從數據來看,截至2016年6月末,貴陽農商行逾期貸款余額達91.80億元,較年初增加33.66億元;逾期貸款占總貸款的29.99%,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為19.77%。
不良貸款余額為11.99億元,較年初增加3.58億元,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增加0.99個百分點至3.92%。
此外,由于貴陽農商行將大量借新還舊、展期等貸款劃歸為關注類貸款,使得該行2016年6月末關注類貸款余額為116.69億元,在總貸款中的占比高達38.12%。由于不良增速過快,截至2016年6月末,貴陽農商行撥備覆蓋率較年初大幅下降48.30個百分點至124.49%,低于監管最低標準。
中誠信國際表示,鑒于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并基于該行現有經營和財務狀況,將其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
中誠信國際金融機構部副總經理白巖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時表示,按照監管對于評級機構跟蹤評級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評級機構需對在銀行間市場存續期的債券及債券發行主體的級別進行定期及不定期跟蹤,并需將跟蹤及不定期跟蹤評級結果予以披露,中誠信國際此次下調貴陽農村商業銀行的評級展望即屬于不定期跟蹤評級。
“下調評級展望,意味著這只債肯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對未來償債能力有一定影響,只是影響因素不是太大。否則就下調評級級別了。”北京某評級機構分析師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最高人民法院下屬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庫顯示,2013年以來,貴陽農村商業銀行涉及多個擔保相關的金融借款或合同糾紛案例,涉及金額自幾十萬元至千萬元不等。有貴陽當地銀行人士透露,貴陽農商行涉及的不少聯保、互保客戶資產質量惡化,且優質項目難覓,造成逾期貸款高企局面。
7月12日,貴陽農商行董事會推舉貴陽銀行原董事長、行長王大鳴為該行董事長。王大鳴在該行上半年業務分析會上表示,要扭轉存貸款增長乏力的被動局面和不良資產繼續上升的勢頭。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貴陽農商行關注類貸款余額增加到124.29億元,不良貸款余額增加到12.4億元,但不良率下降到3.84%。
對于評級展望下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貴陽農商行總行辦公室,其表示,還不清楚信用評級展望被下調一事。截至目前,辦公室一沒有接到任何文件,二沒有接到任何的通知,所以還無法給出官方回復。該行信貸部門辦公室亦表示,辦公室負責人今天一直開會,所以還不清楚對此事行里的口徑和應對措施。
銀行資產質量分化
貴陽農商行評級展望被下調并非孤案。2016年5月11日,中誠信國際稱,決定維持萊商銀行AA-的主體信用等級,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中誠信國際表示,該等級是基于對宏觀經濟和行業環境、萊商銀行自身財務實力的綜合評估之上確定的。評級同時反映了萊商銀行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經濟下行壓力下不良大幅上升、撥備覆蓋率已低于監管水平、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資本充足性下降、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不足、品牌知名度較低、異地業務結構和存款結構有待改善以及跨區域經營帶來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挑戰等。
2015年9月,東方金城將柳州銀行列入信用觀察名單,原因是不良及關注類貸款上升明顯,逾期貸款金額較大。柳州銀行部分貸款涉及廣西中美天元集團相關企業詐騙案(即“吳東案”),且所涉貸款規模較大、處置周期長,未來實際損失金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接近年底,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熱情有所回升。數據顯示,截至11月初,商業銀行今年已發行二級資本債58只,總金額185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當;不過,“十一”后,有12只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已發行或待發行,總金額達404億元。
二級資本工具作為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渠道,若其評級遭遇下調,則面臨發債難題。“評級是與融資掛鉤,向外部特別是投資人揭示風險,如果評級下調,則說明未來償債能力下降,融資成本會提高,而且也未必能融到資金。”北京某評級機構分析師表示。
華南某農商行副行長表示,農商行由農信社等改制而來,很多是資產質量較差經過政府注資或者劃撥土地等資產才完成改制。在對公業務上,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農商行也面臨優質貸款企業提前還貸,落后產能企業不敢貸的窘境尤為突出。
“非發達地區小銀行面臨人才不足和風控等難題,資產類業務時有擦邊球。”前述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實際上,國有大行和以股份行、部分城商行為代表的中小規模中資銀行,在資金來源以及流動性狀況方面的分化呈加劇趨勢。
就銀行業近期評級來看,今年10月17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調整了9家銀行評級:將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和寧波銀行的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維持光大銀行的負面展望,將廣發銀行列入評級上調復評名單。
穆迪表示,國有大行的資金來源依然穩定,并且擁有充裕的流動性資產來覆蓋其市場化資金來源。中小規模銀行總體而言越來越多地依賴批發資金。對批發資金依賴的增加、短期融資工具的使用、較高的融資成本,將加大相關中小銀行的風險。
與此同時,多數相關中小銀行將此類短期性質的、對信心比較敏感的負債資金用于支持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包括貸款和應收款項類投資,這加大了上述銀行的流動性管理壓力。
(原標題:貴陽農商行評級展望調為負面 中小銀行不良資產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