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稱“棄匯率穩房價” 和“棄房價穩匯率”均不可行
本報記者 李玉敏 北京報道
10月份以來,房地產公司股權和項目掛牌轉讓案例明顯增多,目前已超過20例,而今年前9個月的轉讓案例則不過17例。
11月8日,央行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央行將“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針對近期房價上漲和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貶值,市場上一度出現了關于貨幣政策應該“棄匯率、穩房價”還是“棄房價、穩匯率”的討論。
對此,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仍有條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這樣的觀點夸大了各自領域的風險,而且也都不是好的做法。就貨幣政策而言,貨幣政策關鍵是要繼續保持穩健和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同時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在維護金融體系穩定中的作用。
央行稱,“棄房價、穩匯率”的一種邏輯是緊縮貨幣,從而擠出資產泡沫,并以高利率來穩定匯率,這會導致危機式的被動去杠桿,代價很大,過程比較痛苦,匯率實際上也很難穩住。“棄匯率、穩房價”則是放松貨幣來支持房價,試圖以低利率刺激通脹和房價,這同樣會加劇結構扭曲和債務積累,導致調整的時間更長、代價更大。
在抑制資產泡沫,特別是房地產泡沫的過程中,央行也坦陳:“現在經濟運行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依賴仍然較大,民間投資活力不足,部分領域瓶頸仍未打破,制約增長潛力發揮,穩增長與防泡沫之間的平衡更富有挑戰性。”
央行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城市增多,且漲幅擴大。與此同時,房地產貸款也繼續上升。截至9月末,全國主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為25.3萬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較6月末高1.2個百分點。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4.3%,比6月末高0.7個百分點
為此,央行表示,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對房地產市場實施調控,強化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9 月末,基礎貨幣余額為29.1萬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較6月末高3.7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2.7萬億元。央行表示,基礎貨幣變化與中央銀行流動性供給方式變化有關,2015年前三季度主要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供給流動性,2016年前三季度則主要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以及抵押補充貸款等政策工具供給流動性。
針對外匯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動性缺口,央行稱考慮到準備金工具可能形成資產負債表效應且信號意義較強,受到的制約較多,更多借助公開市場操作和中期借貸工具提供流動性,保持了流動性合理適度和利率水平的基本穩定。
第三季度,央行累計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59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回籠流動性58650億元,凈投放流動性650億元。
目前7天期逆回購仍是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品種,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作為輔助品種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相機選擇使用,服務于調控需要和市場需求。
同時,央行表示,2016年貨幣市場單日交易量一度躍升超過4萬億元,是2014年日均交易水平的4倍,90%左右是隔夜品種,短期內交易量迅速膨脹和交易期限超短期化蘊含的風險值得重視。
央行表示,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MPA),從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情況、定價行為、資產質量情況、外債風險情況、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七大方面對金融機構的行為進行多維度引導。同時央行正在不斷完善MPA工作,“其中包括正在著手研究將表外理財納入MPA中的廣義信貸指標范圍,引導銀行加強對表外業務的風險管理”。
近期,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也備受關注。數據顯示,9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6778元,比6月末貶值466個基點,貶值幅度為0.70%。
為此,央行表示,繼續按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表示,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無論是與新興市場貨幣還是發達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都是比較小的。下一步,央行也表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編輯:曾芳,如有意見或建議,請聯系:zengfang@@21jingji.com)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