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資金行業,對供應商按周期借款,而消費者提前付款,從而形成大額資金沉淀,因此可以發展金融業務來利用這筆資金。
“前十年,我們一直專注于旅游度假,同時在金融領域栽培了一棵小樹苗。經過幾年發展,這棵樹苗已經有了成長為參天大樹的趨勢。”
11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途牛十周年戰略發布會上,途牛旅游網CEO于敦德宣布途牛將成為集團化公司,業務將拆分為旅游度假子公司和金融科技子公司兩大板塊,同時還將推出創業合伙人計劃,由旅游產業向旅游生態轉變。“因為我們想要的不是一棵參天大樹,而是一片森林。”他說。
理想雖美好,現實卻骨感。從今年各大OTA(旅游電子商務行業)公司公布的季度財報數據看,在線旅游行業仍深陷虧損泥潭。低毛利、高流水一直是旅游行業難以言表的“常態”,為了解決這兩大行業痛點,不少企業紛紛試水多業態發展,旅游和金融的融合或將成為OTA新的盈利點。
集團化布局
回想起2006年剛“殺入”在線旅游領域,于敦德表示,10年前,途牛沒有選擇機票、酒店等競爭激烈、滲透率較高的標品市場,而是從當時冷門的在線休閑旅游市場起步,選擇的是一條符合行業發展趨勢且有自己差異化特色的道路。
事實上,在創立之初途牛便奉行互聯網輕資產的發展模式,避開了和其他OTA的正面競爭,集中精力搶占休閑度假旅游等非標品市場,而這一招在過去也的確屢試不爽,“要旅游,找途牛”,途牛成為不少消費者出境跟團游的首選。根據途牛官方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途牛旅游產品和服務交易額占中國在線休閑度假市場份額的23.1%,位居中國在線休閑度假旅游市場份額第一。
在經歷了盲目燒錢和投機融資的階段之后,在線旅游行業開始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和商業模式創新不足的局限,差旅市場的成熟也迫使OTA巨頭把戰火蔓延至休閑度假領域。易觀智庫《2016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年度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在線度假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50億元,同比增長58.2%,其中途牛、同程和驢媽媽三家專注在休閑度假領域的在線旅游企業市場份額都有明顯的增長。
在途牛旅游網總裁嚴海鋒看來,多樣化的客戶需求正驅動旅游產業鏈改變。“以往機票客戶主要以商旅和出差為目的,但是現在機票市場、酒店市場增長的驅動力有很大比例是由休閑游客戶貢獻的。這是一個新的機會。”
今年7月,途牛宣布正式進軍在線機票、酒店預訂市場,并推出“酒店+機票”、“酒店+火車票”、“酒店+目的地產品”等休閑旅游打包產品。途牛方面表示,截至2016年二季度,途牛機票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1倍,酒店交易額則為去年的8倍。
“接下來我們要成為在線休閑旅游行業里面第一個實現盈利的公司。”于敦德在發布會上宣布,下一個10年,途牛將成為集團化公司,拆分為旅游度假和金融科技兩大板塊,主要的發展目標在于機票、酒店、金融、影視、婚慶等新業務板塊的高速增長。
有意思的是,在隨后接受媒體采訪的過程中,于敦德向記者表示,“機酒業務”作為集團的新增板塊,并不指望短期內可以實現盈利,希望可以通過集團化來支撐它快速的發展。
金融反哺旅游
日前,攜程、去哪兒、途牛以及新三板掛牌的驢媽媽都先后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或者上半年的財報,盡管四家公司營收均實現增長,但從利潤上看仍然沒有逃脫虧損的境地。曾經是行業里唯一盈利的OTA老大攜程,由于收購去哪兒網已造成連續兩個季度虧損。
具體到途牛的表現,2016財年第二季度,途牛實現凈營收為24億元,同比增長55.6%;凈虧損7.669億元,在同比和環比程度上都有所增加,和兩年前剛上市的時候相比,虧損額度更是增長了5.7倍。
隨著行業間的“肉搏戰”愈發激烈,旅游企業逐漸把眼光瞄向了金融服務產品。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旅游業涉足金融服務的意義是為了形成新的利潤來源,而風險則在于其盈利需要大的流量。
今年以來,攜程宣布成立金服業務板塊,聯合萬事達卡推出的“攜程萬千賞(Ctrip Traveler Rewards)”平臺;凱撒旅游和易生金服開展互聯網理財、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合作;眾信旅游與玖富金融成立合資公司,從事出境游及出境服務互聯網金融業務。
相比上述布局,途牛無疑更早地切入了旅游金融服務領域。2015年9月,途牛對外宣布旗下兩家商業保理公司已獲批,注冊資金共計13億元人民幣,成為國內首個進軍旅游商業保理市場的在線旅游企業。今年4月,途牛繼續加碼,宣布成立天津開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至此,途牛已擁有基金銷售、保險經紀、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多張牌照。嚴海鋒認為,發力互聯網旅游金融業務對途牛主營的旅游業務起到了很好的反哺作用,促進了主營業務的增長。他說:“不僅可以為產業鏈合作伙伴提供豐富的供應鏈金融及保險經紀服務,同時能夠為個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綜合金融產品。”
嚴海鋒表示,途牛還在影視、婚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布局,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給予這些業務更多養分,推動其更快更好地發展。
易觀旅游分析師朱正煜認為,旅游作為重資金的行業,同時對供應商按周期借款,消費者提前付款,從而形成大額資金沉淀,因此需要發展金融業務來利用這筆資金。與此同時,金融業務又可以對接供應商的借貸需求、設備租賃需求,消費者的分期消費等信貸需求,所以旅游+金融是很自然的發展趨勢。
但他同時也表示,發展金融服務的難點在于其本身就是非常專業化和高風險的行業,需要專業人才儲備和風險控制,這對旅游公司來說是相對陌生的領域。
(原標題:途牛分拆兩大業務 “旅游+金融”能否破解行業燒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