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24日晚FT訊 最新報告顯示,隨著中國創新公司數量迅速上升,英國可能失去全球領先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咨詢公司畢馬威(KPMG)與投資公司H2 Ventures的年度研究表明,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科技創新企業中有四家都來自中國,反映了中國金融科技“無可爭議”的增長。
名列榜首的是總部位于杭州的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商螞蟻金服,這一排名是由所籌資本金額及消費者吸引力等因素決定的。今年早些時候,螞蟻金服在一輪創紀錄的金融科技私募中籌得45億美元。
這份報告顯示英國正喪失自己的陣地,去年有18家英國公司進入前100名,而今年為13家,且只有Atom躋身前十。Atom是今年上線的一家專注移動業務的銀行。
近年來,尋求顛覆銀行主導的傳統貸款和支付業務的金融科技企業紛紛涌向倫敦,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且往往成本更低的服務。倫敦被認為是金融科技重地,它提供了獲取資本、技術及享受注重該行業的監管的有效途徑。
但是畢馬威金融科技業務全球聯合主管沃倫-米德(Warren Mead)表示,中國成為“市場領導者”及金融科技的日益全球化意味著,英國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將“必須繼續努力維持我們的地位”。
全球金融科技競爭不斷升溫,這次前50大企業分布在17個國家,去年為13個國家。英國仍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美國在前100大公司中占據四分之一。
金融科技的融資越來越高,自去年以來前50大公司吸引到了146億美元資本,短短一年就實現同比增長逾40%。
但是繼英國退歐公投和來自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的競爭加劇之后,英國的融資已出現不確定性。
英國金融科技行業機構Innovate Finance最近報告稱,英國金融科技公司的風投資金出現下降,今年上半年下降了三分之一。
上半年這些公司獲3.86億美元投資,低于去年同期的5.8億美元。Innovate Finance將英國退歐列為這一下滑的主要原因。與之相比,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的風投融資增長了近150%。
H2 Ventures的托比-希普(Toby Heap)表示,雖然中國在該領域增長迅速,但有多家“令人興奮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全球浮現,比如在印度和菲律賓等國。
絕大多數前50強金融科技公司都被稱為“顛覆者”,它們尋求挑戰傳統的金融服務企業和傳統商業模式。
許多P2P貸款機構(或稱集市型貸款機構)在過去十年得到了成長,它們提供了比傳統銀行更高效的貸款方式。P2P通過網站將投資者與借款人相匹配,加快了貸款過程。
P2P在中國增長迅猛,中國的貸款由大型國有銀行主導,它們更傾向于貸款給國有工業企業。中國P2P平臺陸金所在畢馬威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在今年早些時候獲估值190億美元。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