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西安市雁塔區紀委在辦理中央巡視組移交的信訪件過程中,發現雁塔區丈八街道東灘社區原主任于凡涉嫌違紀違法、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有關問題。于凡因單筆受賄5000萬、涉案總金額高達1.2億,成為“小官巨腐”的典型之一。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10月27日刊文《坐地生財:城鎮化建設塵土下的腐敗》,詳解于凡“坐地生財”貪腐全過程:
獨斷專行,以土地開發權為籌碼索賄
東灘社區位于西安高新開發區內,以前叫東灘村。2011年,東灘村更名為東灘社區。這并非簡單的名稱改變,更意味東灘村變為了城中村。
按照西安市的政策,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為保障失地農民的權利,每戶村民都留有一定面積的生活依托地,村委會可對其進行土地開發利用,收益由村民共享。于凡的問題,正出在東灘社區那130余畝生活依托地的開發建設上。
自30多歲在換屆選舉中當選村主任后,經過近10年的經營,于凡把持了東灘社區的大小事務。隨著房地產行業持續升溫,土地開發價值不斷攀升,緊握決策“大權”的于凡,打起了村民生活依托地的主意。
土地開發,首先要選擇開發商。于凡的做法是:以土地開發權為籌碼,向開發商提出“進貢”要求,誰同意就給誰。在與多家開發商洽談后,于凡向陜西卓立實業有限公司索要到5000萬元巨額好處費,與之私下簽訂了開發合同。
涉及農民權益的重大具體事項,本應經集體研究決定,特別是在土地轉讓、出租、征用等問題上,必須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后再作出決策,并接受村民監督。然而,一貫獨斷專行的于凡對村民的質疑置之不理,辯稱他選的公司實力強、價格高,以此欺騙群眾。
對明目張膽“坐地要價”,把索要來的5000萬元用于個人生意投資和生活花費,于凡并未覺得不妥。
吃干榨盡,高價承攬低價轉包“飽私囊”
于凡并不滿足于一次性收受開發商的好處費,而是通過各種翻轉騰挪,在土地開發建設中謀取最大“利潤”。
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的土方、砂石、地材等工程量大,動輒涉及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由此,“精明”的于凡看到又一個可以發財的巨大“商機”?!氨仨毎巡糠猪椖抗こ探唤o我承攬。”在確定開發商、簽訂合同的同時,于凡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附加條件。
開發過程中,于凡既當甲方,又當乙方,通過自己控制的企業,以遠遠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承攬該聯建項目工程,然后再低價轉包出去,通過高價承攬低價轉包的方式獲取高額利益。而這一高一低的倒手之所以能夠實現,其關鍵就是被于凡牢牢把控的集體土地開發權。
“坐地生財”這一方式,被于凡認為是“比較隱蔽的交易”,一不貪污公款,二不直接侵占公共資產,看起來不那么赤裸裸。
為了掩蓋違紀違法所得,于凡也是費盡心機。他要求開發商將錢款以轉賬形式轉入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表面由于凡弟媳的父親控股,實際是于凡投資并直接控制。此外,他還通過變更股東、偽造借款協議等方式掩蓋腐敗問題。
更嚴重的是,為了減少阻力,于凡還慫恿開發商通過贈送干股、幫助償還借款、直接給付現金等方式,賄賂社區黨委書記及兩委會全體干部,讓他們和自己成為“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以達到控制兩委會的目的。村兩委會干部集體“淪陷”,進一步助長了于凡“不會被捉”的底氣,使其敢于越紅線、闖禁區,向黨紀國法挑戰。
手段隱蔽,埋下基層社會不穩定隱患
2015年3月,經雁塔區紀委研究,決定給予于凡開除黨籍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從這起案件可以看出,部分村干部靠集體土地‘發家致富’。對這些損公肥私的行為,必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毖闼^委常委、區紀委書記黃可表示。
像于凡這樣“坐地生財”的,并不是個案。近年來,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土地資源緊張導致各方將目光轉向農村集體土地,一些城郊村的土地首當其沖。
從已查處的案件來看,“蠅貪”作案手段變化多樣。有的村居干部虛報冒領,侵吞集體資產或征地補償款;有的無視“招拍掛”等制度程序,收受賄賂后幫助開發商低價拿地;有的接受開發商請托,在項目開發、拆遷甚至公司經營等方面充當“保護傘”,坐等“分贓”。這些“坐地生財”式的腐敗問題,都是幕后交易,利益受損的當地居民往往并不知情。
對此,中國紀檢監察雜志采訪不少專家表示,在加大懲治力度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村務公開等制度,保障村民知情權,加強對村兩委會和基層干部權力運行的監督管理,落實“兩個責任”特別是主體責任,把紀律在基層挺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斬斷“坐地生財”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