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8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19次部長級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與會各國就從今年8月起逐步提高產量達成一致。這意味著經過兩周的僵持后,歐佩克與非歐佩克伙伴國“歐佩克+”終于就增產路徑達成協議。
歐佩克在會后發布新聞公報稱,與會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從今年8月起,每月將其總產量上調日均40萬桶,直至逐步取消日均580萬桶的減產;與會各國將繼續舉行月度會議來評估市場情況并決定下個月的產量水平,努力在2022年9月底前結束減產。這與之前的計劃相比,增產幅度有所提高。按照“歐佩克+”本月初的計劃,今年8月到12月,將每月擴大日均40萬桶的供應,總計增加日均200萬桶的產量。
隨著協議的達成,此前一度沖高的國際油價也出現回落。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時,WTI原油期貨報70.4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報72.45美元/桶。而在7月6日,布倫特油價一度漲超77美元/桶,為2018年以來首次;WTI原油期貨也在本月初觸及76美元/桶。
分析人士表示,對于全球原油市場而言,協議的達成有助于緩解原油供應緊張的局面,不過仍有分析預計原油市場在未來幾個月將繼續吃緊。高盛在本月初的報告中指出,除非“歐佩克+”在年底前新增產量達到500萬桶/日,否則全球仍將陷入供給不足的困境,油價波動性也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