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9日訊
據路透社11月9日消息,全球監管者周一敲定終結銀行“大到不能倒”現象的“最終工具”,希望讓金融危機后密集制訂規則的階段告一段落。這場危機讓金融行業受到重創,給納稅人帶來沉重負擔。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主席暨英國央行總裁卡尼稱,很多關鍵改革已經果斷迅速地實施。
“因此向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的能力得到恢復,避免了國際活動嚴重下降,”卡尼在致20國集團領導人的一封信中稱。
G20在2009年委托FSB推出一系列改革,從提高銀行資本要求,到提高衍生品市場透明度,以及抑制銀行業者薪酬等。
卡尼稱,委員會現敲定了有序消除銀行“大到不能倒”現象的最終工具,這被視為針對危機進行的最后一次重要金融改革。
FSB要求G20領導人下周在土耳其會面時支持一項改革。此項改革要求全球最大的30家銀行在2019年之前發行債券作為緩沖,這類債券能夠在銀行倒閉時加以減記,以籌集相當于18%的風險加權資本。
這一名為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的緩沖不包括在一家銀行必須持有的最低核心資本要求之內。
正如之前指出的,銀行必須具備多少TLAC的計算基礎已有所縮減。針對中國等新興市場大型銀行的無固定時限的豁免也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在更長時間內逐步采納。
“各國現在必須為這些工具的采用制定立法和監管框架,”卡尼在致G20領導人的信函中稱。
銀行業者曾警告稱,新推出的資本規定,在某些情況下將導致維持市場流動性的成本變得比危機以前更高。銀行可以通過買進及賣出債券來保持市場流動性。
FSB完成了對所有規則的第一輪評估,并稱“迄今沒有發現造成意外后果的證據”。
“哪方面的證據都有,而且不應該以危機之前那種不可持續的過多流動性作為比較基準,“卡尼表示。
FSB仍在評估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活動所構成的金融穩定風險,并將“在2016年下半年發布必要的建議”。
銀行的不端行為,比如試圖操縱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和外匯市場,可能造成系統性風險。FSB已同意一項行動計劃,研究是否需要制訂額外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