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石豐森通訊員柯強)冒充軍人購買軍需品的詐騙手法不少人可能聽說過,近期這一騙局又出現了“升級”版。詐騙過程中,騙子由原來的直接尋找作案目標實施詐騙,“升級”到了通過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第三方作為信息傳遞的“中介”,讓受害人主動聯系騙子。
昨天,亞心網記者從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了解到,油城一家公司被這種“升級”版冒充軍人詐騙的騙子所騙,25.2萬元被騙走。“小張嗎,我是魏局長。”10月30日11時30分左右,克拉瑪依市一家實業公司的銷售經理小張突然接到他認識的本市某局魏局長的電話,魏局長說:“剛接到克拉瑪依市武警支隊‘周部長’打來的電話,稱需要訂兩座環衛移動廁所。如有意向可以跟他聯系,‘周部長’手機號18699××××75。”
事實上,此前魏局長也沒見過電話里的“周部長”,只是突然接到他打來的電話,心想順便幫忙牽個線,就通知了小張。
小張隨后撥通了周部長的電話,跟“周部長”談了環衛移動廁所的事。通話過程中,“周部長”問了小張很多關于環衛移動廁所的價格、有無現貨、加工制作周期等情況后,說要請示“支隊長”后再給小張答復。
當天12時左右,小張接到了“周部長”的電話,說支隊長同意購買小張公司的貨,按照80萬元一座的價格,購買兩座。小張讓“周部長”派人到公司看貨,“周部長”卻說不用看貨,讓小張19時到武警支隊找他。
小張自以為就要談成一筆“大生意”了,急忙做起了下午到武警支隊與“周部長”面談的準備。但僅僅20多分鐘后,小張又接到了“周部長”電話。電話里,“周部長”與小張商量,說急需20頂野營帳篷,本來已和賣帳篷的“張老板”談好了,但由于和張老板鬧翻了,想請小張公司幫他們代買,他們按照每頂帳篷6800元的價格把錢付給小張公司,只是在代買過程中不要提到武警支隊買帳篷的事兒,并提供了帳篷規格和“張老板”的電話13522××××04。
小張請示后,公司同意了,小張又與“張老板”取得聯系。“張老板”自稱是北京永恒帳篷實業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人在北京。最終,小張在電話里和“張老板”談妥,以每頂4800元的價格購買20頂帳篷。
接著,小張又給“周部長”回了電話,說“張老板”有現貨,可隨時發貨,還故意沒有告訴“周部長”購買帳篷的價格。結果“周部長”告訴小張:領導11月3日要檢查,貨必須在11月2日前入庫,并向小張追加了20頂帳篷,40個氣墊。于是小張又與“張老板”聯系,最終分3次把25.2萬元匯到“張老板”提供的個人銀行卡上。
當天14時32分,小張收到了“張老板”發來的“錢已經到賬,貨已經發出”的短信,小張電話要求“張老板”把中鐵快運的發貨單據傳真給自己,得到了“張老板”的同意。
當天15時,小張再聯系“張老板”、“周部長”時,已無法取得聯系。意識到情況不對的小張,到克拉瑪依市武警支隊去找“周部長”,結果武警支隊根本沒有“周部長”,這時小張才意識到上當受騙并報了警。
得知自己好心介紹生意卻讓小張所在公司上當受騙,魏局長后悔不已。
繼續閱讀
分析
傳遞“虛假信息”致受騙率提高
“與以往冒充軍人詐騙案件不同,該案中騙子是先查詢到政府部門、街道社區和其他企事業單位領導的電話,再冒充軍方電話咨詢領導,主動告知購買軍需品的虛假信息并留下聯系方式,騙取領導信任。”民警說,一旦虛假信息通過單位領導以“介紹生意”的方式傳遞給了相關企業和商家,必將大大提高企業和商家對這類虛假信息的信任度,造成上當受騙幾率的提高。
民警說,詐騙成功后,騙子迅速通過轉賬或POS機套現等方式轉走資金。“調查發現,‘張老板’為了逃避打擊,把小張公司的錢通過POS機套現銀行卡的方式轉移了。”
昨日下午,亞心網記者撥打了“周部長”和“張老板”的手機號碼,顯示歸屬地分別為烏魯木齊和北京的兩部手機均處于關機或不在服務區的狀態。
民警說,案件中,騙子抓住了一些企業、個人商販礙于領導、熟人情面,輕易相信的心理,布下了誘人的陷阱。警方提醒:接到來電注意核實
警方提醒,日常工作中,任何單位、企業和個人千萬不能輕易相信購買軍需品的來電,尤其一些社會知名度高、有一定可信度的部門領導和其他群體,在不了解對方或未核實對方信息的前提下,最好不要好心將這樣的信息傳遞給他人。此外,交易時最好遵守“貨到驗收再付款”或使用“匯票、本票或其他類似第三方銀行支付”的方式,這樣,一旦發現問題,止付也來得及。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