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5日訊
在最近5個交易日大盤反彈過程中,有53只個股創出了年內新高。他們各自有怎樣的特點?
統計顯示,在最近5個交易日中,有53只個股創出年內新高。剔除年內上市的次新股,數量則為45只。53只股票中,32只個股來自中小創,而滬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分別有12只和9只。10月以來,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反彈幅度較大,分別達到18和23%,而滬指同期漲幅僅15%。另外,中小市值個股股價彈性高也是原因之一。
個股方面,漲幅最大的是信息發展,今年以來漲幅高達673%。位居第二的特力A,今年以來上漲652%,先導股份、贏合科技、神思電子、真視通等今年次新股漲幅也達400%以上。此外,七喜控股、萬孚生物、齊星鐵塔、康弘藥業漲幅逾3倍;銀潤投資、道博股份、海欣食品、明家科技、智度投資、豐東股份、多氟多今年以來漲幅均超過2倍。
從市值來看,這53股中,有35股最新市值在百億元之下,另外有11股市值超過百億但不足200億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創新高個股集中在機械設備(7只)、醫藥生物(7只)、計算機(4只)、休閑服務(3只)以及汽車(3只)等行業。
業績方面,這53股中,今年三季度業績正增長的公司占比近七成。總體而言,有業績支撐的個股仍然較受投資者青睞。
我們梳理后發現,創年內新高的股票有如下特征:
一、基金重倉股。恒瑞醫藥有115只公募基金入駐,另有QFII、社保,證金和匯金等國家隊駐扎。天齊鋰業前10大股東有9家是機構投資者,第三季度仍有39家公募基金入駐;通策醫療也是基金重倉股,前10大股東機構席位也有8席,其中社保組合1家,其余為公募基金。道博股份有17家基金駐扎,三季度新進了14家公募基金,前10大股東2家是機構,均為基金。明家科技前10大流通股東8家是機構,其中7家基金、1家社保組合,入駐的基金總數較往年減少,但仍達16家。
二、業績增長。先導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6.88%,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061萬元,同比增長699.52%。公司業績增速超預期的主要來源于鋰電池生產設備收入大幅增長。隨著鋰電池行業景氣不斷提升,公司業龍頭地位顯著。齊星鐵塔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114.8%,2014年度為下跌217%。銀潤投資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率321%,2014年度利潤增速則超過141%。
不過,并非所有的創新高個股都存在增長強勁的情況。七喜控股利潤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率倒退363%。不過,公司的殼資源受到青睞,分眾傳媒擬作價459億借七喜控股換殼上市。
三、籌碼趨向集中。信息發展今年三季度股東戶數較二季度末環比減少74.66%,主要是由于包括匯金及其相關賬戶大舉介入有關。三季報顯示,匯金公司成為了公司的第一流通股東,此外,流通股東第三至十位均為中證金融相關資產管理計劃。另外,神思電子的三季度股東戶數環比減少幅度也超過70%。萬孚生物和真視通環比減少幅度分別為68.7%和54.8%。
分析人士表示,籌碼集中度大幅提升的公司或板塊,往往蘊含著淘金機會。不過,由于數據往往截至季末,近段時間的變動情況不知,在對籌碼集中度進行分析時,還需要看大盤走勢、業績好壞、股本變動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