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美國《洛杉磯時報》)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道美媒稱,從中國來美國時還是個小男孩的楊帆(音)似乎已駛上實現美國夢的快車道。他熟練掌握了英語,在學校表現優異。在以A+平均成績從拉霍亞高中畢業后,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了經濟學位。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0月31日報道,現在,23歲的他是舊金山的一名數據研究分析師。
但是,這份工作只是兼職。他說:“其余時間,我都在玩視頻游戲。”
玩視頻游戲成為職業
報道稱,楊帆是一名職業視頻游戲玩家。下周末,他將帶領一支最高級別的美國團隊參加暴雪嘉年華——一場在阿納海姆進行、為期兩天的競賽。他的5人團隊名為Cloud9,希望成為《風暴英雄》游戲的世界冠軍,在一個充斥著怪獸、巫師、刺客和火球的在線戰場上成為勝者。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條奇怪的職業道路,與你持相同想法的大有人在。問一問楊帆的父母就知道了。
楊帆說:“他們肯定很難理解我在做什么。他們希望我找到一份好工作。”
然而,頂級職業玩家掙的錢比一些剛剛大學畢業的人還多。《福布斯》雜志報道,2012年視頻游戲比賽的贏家收入超過3000萬美元。
E-Sports Earnings網站稱,迄今為止,贏家在2015年已到手4950萬美元。在暴雪嘉年華上,將通過比賽決出4個視頻游戲的世界冠軍,獎金為125萬美元。其中50萬美元將由《風暴英雄》的參賽選手瓜分,獲得第一名的5人團隊將分享20萬美元。
楊帆說:“我們為名利而戰。”
比賽同時要應付學習
報道稱,原始的視頻游戲最初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在《吃豆人》和《太空侵略者》等游戲推動下,玩游戲于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成了一項受歡迎的消遣。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人們開始在家里玩游戲。
隨著互聯網連接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人們開始能夠與遠在別處——包括別國——的人進行競賽。
作為一項產業的視頻游戲年收入達到220億美元。玩家也在成熟起來。1.5億美國玩家的平均年齡是35歲。大多數是男性,但性別差距在縮小。如今,在所有玩家中,女性占44%。事實上,18歲及以上的女性玩家與男性青少年之比超過2∶1。
楊帆7歲時第一次發現了視頻游戲。當時,他玩《星際爭霸:母巢之戰》,一玩就是幾個小時。
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帆加入一個校園團隊,參加大學《星際爭霸2》競賽。他的團隊贏了,每個玩家都掙了大約6000美元。他參加了更多比賽,又掙了數千美元。
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帆在無窮無盡的比賽同時還要努力應付學習。當時,他一心想成為一名取得國際排名的選手。
第一代以玩游戲為生
報道稱,今年4月,他帶領一支5人組成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隊伍在全國高校賽事“宿舍英雄”競賽中獲勝。在決賽中擊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使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選手每人都獲得了相當于一年學費的獎金。
那是楊帆最后一次參加高校聯賽。6月,他被職業強隊Cloud9招入麾下。這相當于與一支聯賽強隊簽約。9月,Cloud9成為《風暴英雄》美國區冠軍。
上周,全球決賽在伯班克開始第一輪比賽。11月6日,Cloud9將對陣歐洲區冠軍。最終的決賽將于7日舉行。數以千計游戲迷將涌入阿納海姆會議中心(票價從199美元起步)、現場觀看決賽。更多人將通過流媒體視頻觀看(虛擬票價39.99美元)。
楊帆的女朋友卡倫·賴(音)也是一名玩家。她計劃坐在觀眾席中觀賽。她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件不可思議之事。這是第一代以玩視頻游戲為生的人,因此,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她對楊帆的成功并不吃驚。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