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下行和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2015年是傳統信托業務結構調整的重要節點,未來信托公司業務結構將朝著多元化、回歸信托功能本源化的方向發展
⊙記者金蘋蘋○編輯于勇
自A股市場6月份暴跌以來,上半年火爆異常的證券類信托產品正在經歷寒冬——不僅新近成立的規模巨幅縮水,存量產品規模也銳減。
信托業內人士表示,在證券類信托業務萎縮之際,雖然傳統固收類產品仍受追捧,但由于資產配置荒的原因,信托傳統業務亦難以恢復此前的火爆,尋找突圍方向正成為信托業新近最迫切的話題。
證券類產品規模大降
受到此前監管層對場外配資清理的影響,證券類信托產品可謂在2015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此前,受到資本市場走強影響,不斷增加的投資機會引發了信托公司爭相發行證券類信托產品。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二季度以來,資金信托配置于證券市場的比重也呈現加速上升趨勢。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信托資金占比為20.37%,環比今年第一季度上漲了近4%。
然而6月份A股暴跌以來,隨著監管層對場外配資清理的推進,證券類信托業務開始逐漸降溫。用益信托的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10月份各信托公司共成立18款證券類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資金14.04億元,環比今年9月份成立的26款產品,以及募集的28.04億元資金,呈現大幅下滑現象。
至于單一的結構化信托產品,同樣出現巨幅縮水跡象。記者分別從位于華北、華南及華東三地的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10月份單一的結構化信托產品縮水嚴重幾乎成為行業共同面對的情況,估計整體上縮水幅度達90%。
而此前占據了相當規模的傘形信托,因為監管層的嚴格規范,目前其最終退場的命運基本確定。多位信托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此前監管層給出的清理最后期限為9月末,但基于部分公司存量業務較大,遂放緩至10月末結束。目前,證券類信托中的傘形信托的清理已基本結束,處于收尾狀態。不僅如此,受到市場震蕩影響,不少陽光私募型產品此前也都提前結束或者清盤,證券類信托的整體存量規模也處于銳減狀態。
尋求新業務增長點成為最迫切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基于風險控制的需求,當前信托公司對于開展證券類信托業務普遍持謹慎態度,而當證券類信托不再成為信托業重點開展的業務之后,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成為當下信托公司最為迫切的問題。
據悉,此前由于股市震蕩的因素影響,傳統的類固收信托業務重新火爆。信托資金投向也開始向基礎設施類方向重新傾斜。滬上某信托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由于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低下,此前廣受追捧的房地產信托不再成為信托公司重點開展的業務;相反基礎設施類信托由于政府增信等因素,安全性較高,故而成為當前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投資的熱門。
但是,當前由于實體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加上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市場上流動性充裕,信托業與其他金融機構一樣遭遇了資產配置荒。
“市場流動性的充裕導致資金成本下降,以及資產端收益的下行,使得信托公司利潤空間也因此縮小。加上市場上高收益資產難找,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的發行量也不是特別大。”
多位信托業內人士稱,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信托公司面臨了經濟下行壓力導致的展業困難與傳統業務日漸難以為繼的雙重困境,尋找新的業務亮點突圍成為當下迫切的問題。
來自百瑞信托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各類特色信托業務中,私募基金合作、QDII業務占比持續增長,但PE投資信托、基金化房地產信托占比基本保持不變。在傳統業務增速趨緩的背景下,許多信托公司紛紛布局海外,將國際化業務作為下一步的業務開拓重點。日前,興業信托正式成立的“跨境通寶?興業信托海外精選至臻隆奧1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也是信托業開拓海外業務的案例之一。
不僅如此,近期多家信托公司在PPP項目的開展以及資產證券化業務等領域也均有所推進。信托業內人士表示,在宏觀經濟下行和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2015年是傳統信托業務結構調整的重要節點,未來信托公司業務結構將朝著多元化、回歸信托功能本源化的方向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