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A股強勢反彈,盤中鮮有回調。滬綜指創8月末以來新高,漲幅達4.31%;創業板漲幅為6.38%。
? 基金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昨日的一根大陽線使資金“野心”昭然若揭,市場期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記者近期發現,由于收益持續下行,固定收益產品的吸引力相對下降,資金向低風險產品的遷徙現停歇跡象。部分公募基金表示,近期消息面、政策面對市場風險偏好均有提振,昨日大漲更提升了市場信心,短期指數下行的風險不大,個股有望演繹結構性行情。
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昨日,滬深兩市在金融三駕馬車的帶領下一路上揚。截至收盤,滬綜指報3459.64點,漲142.94點,漲幅4.31%;深證成指報11884.90點,漲596.76點,漲幅5.29%;創業板報2584.32點,漲155.05點,漲幅6.38%。兩市共成交9941億元,較前一日多3000億元,表明資金做多動能強烈。板塊上,受益消息面刺激的券商股領漲,前期偏弱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表現比一般的大盤藍籌股更強。多數公募基金認為,昨日大漲主要和市場預期回暖、消息面利好等有關,風險偏好得到明顯提升。與此同時,近期新增投資者數量連續回升也反映了信心逐漸恢復。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指出,昨日A股出現大幅上漲,成交明顯放量,來自消息面的刺激較多。受監管強化預期的影響,本周前兩交易日A股縮量走跌,但投資者情緒比較穩定,市場跌幅有限。近日,關于“十三五”規劃的相關重要文件發布,經濟增長目標確立,以及重點產業的扶持政策更加明確,消除了投資者對經濟或產業政策的不確定預期。另一方面,官方發布兩岸領導人新加坡會晤的信息,也明顯提振了投資者信心。經過短期大幅上漲之后,投資者信心或情緒面的轉變已充分反映。
國投瑞銀基金表示,近期市場經歷了近兩個星期比較充分的蓄勢整理,技術上已基本達到蓄勢突破的節點。國投瑞銀基金認為,“十三五”規劃相關文件發布后,市場有望迎來實質性政策利好密集落地期,預期將催生新的主題性投資機會,有助于推動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此外,近期新增A股投資者和交易投資者均環比大漲,同期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小幅凈流入125億元,可見投資者交易意愿穩步回升,這將有助于A股上攻動力的逐漸恢復。
融通基金表示,雖然“深港通消息”被澄清,但券商股仍全線漲停,說明A股經歷過前幾日陰跌后,市場情緒正在恢復。“十三五”規劃建議相關文件關于我國未來五年年均經濟增速不應低于6.5%的論述,有利于減輕市場對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同時,文件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等目標,結合近期監管層對內幕交易打擊等事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投資者對建設一個內在穩定性更強的“陽光市場”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市場的風險偏好。
存量博弈暗生變局
自9月份反彈以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市場身陷存量博弈的困局。雖無大跌風險,但大盤上漲動力仍顯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未見增量資金。不過,這一困局可能即將出現改變。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發現,從權益轉向固定收益產品的資金大遷徙已經暫告一段落。
從前期數據來看,市場偏好確實較低。三季度大量資金流入債券型基金避險,債券型基金份額暴漲。然而自10月份以來,資金流入債基的速度正在放緩。
具體來看,三季度資金流入債市最瘋狂的時期是9月份。Wind數據顯示,今年7月末、8月末、9月末的債基份額分別為3260.32億份、3254.38億份、4339.64億份。上述數據表明,7、8月份債基規模基本穩定,但9月突然爆增了1085.26億份。然而,10月份債基規模較9月份僅增加14.39億份。
事實上,多位債券基金經理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其所管理的債券基金自6月份股市大跌以來規模確實大幅增長,有的基金規模甚至漲逾一倍,但近期的凈申購資金流入速度明顯放緩。
從新基金發行情況來看,近期權益類產品發行也開始逐漸回暖。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9月份21家基金公司共發行37只基金,同比下滑近三成;新基金首募規模比8月稍有回落,募集資金前十名的新基金中甚至出現了貨幣型基金的身影。9月募集規模最大的三只基金為華安新樂享保本混合、中銀國有企業債、前海開源貨幣B,市場風險偏好可見一斑。10月份共有35家基金公司共發行36只基金,同比持平。募集規模較大的基金主要為保本型的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募集規模迅速下降。從11月以來正在發行和即將發行的新基金來看,權益類產品比重出現明顯提升。
據了解,由于貨幣持續寬松,再加上前期股市表現不佳,資金大幅流入債市避險,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收益均連續下臺階,對于很多資金而言已經失去吸引力,資金轉向固收產品的潮流正日趨式微。
“預計12月底還會有一次降準,從微觀的流動性來看,大量的錢堆積在銀行資金池中無處可去,未來還會更多。在資產配置荒的大背景下,股市是相對較好的選擇。”深圳一位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表示。
個股分化在所難免
總體而言,基于一致的寬松預期,多數公募基金對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后市大概率保持震蕩向上的態勢,但他們也提醒投資者關注隨時可能變化的因素。一方面,上方巨量套牢盤對股指構成重壓,另一方面監管層近期加大力度清理內幕交易的動作可能影響市場氛圍。公募基金普遍認為,未來行情可能繼續分化,結構性行情將主導年末市場。
融通基金認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寬松的預期正在形成。雖然10月24日,央行已經“雙降”,但是目前市場仍舊預期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再次“放水”,寬松的資金面直接利好股市。整體而言,此輪市場反彈是由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糾偏式修復帶來的。在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并未受到明顯沖擊之前,市場會在震蕩中前行,但個股分化會比較嚴重。同時投資者也需隨時關注可能變化的因素,如美聯儲會議、金融反腐的推進等。
國投瑞銀基金表示,整體上看,市場利好因素明顯多于利空因素,但上方巨量套牢盤對股指構成重壓,不利于股指快速上攻。不過,時間換空間的節點一到,股指仍有望再度尋求向上突破的可能,短期蓄勢整理后或再續震蕩上行態勢。“近期監管層動作頻頻,反映到市場上,也可能會對市場風險偏好、市場活躍度有一定影響。”北京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具體到選股上,安信基金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陳一峰表示,大小股票均有投資價值。部分大股票機會明確,目前滬深300動態PE跌到了13倍,PB跌到了1.8倍,都已回到歷史平均水平,一些個股已經進入合理投資區間。“部分大股票在無風險利率持續低位的情況下股息率超過6%,看行業格局和基本面情況,悲觀者預期業績將出現大幅下滑的場景并不會出現,因此這些股票當前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適合越跌越買。小股票預期彈性驚人,雖然整體上承受估值的壓力,但未來幾年漲幅最大的股票最有可能是新興產業中具有未來競爭優勢的公司。在階段性的情緒低谷或行業短暫停滯期敢于出手,將獲利頗豐。”(黃麗)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