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貸315數據顯示,自7月《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互金指導意見》)出臺以來,P2P新增平臺數量已連續3月下降,其中7月新增平臺數256家、8月新增平臺數245家,9月新增平臺數207家。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新增平臺數量的下降,可能與7月《互金指導意見》的出臺有關,有利網CEO吳逸然認為,自《互金指導意見》出臺后,確實讓很多套利者產生壓力,也讓想進入這個領域的人更加謹慎。雖然監管細則還未出臺,但是關于實繳資本金門檻等傳言也使得行業的進入門檻增高。
不過,宜信CEO唐寧則認為,P2P增長速度的放緩最主要受行業自身發展階段的“內因”導致。此前由于P2P行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所以行業才出現爆發式增長,甚至是野蠻增長,但是隨著行業規模的膨脹,營銷成本、管理成本呈現上升的狀態,進入并立足行業的難度也更大。
另外,市場原因也不是不容忽視的“外因”。金蛋理財CEO鄧巍認為,目前整個網貸行業都面臨資產荒,只有擁有更低資金成本的平臺,才更有能力獲得優質、安全的資產端。相對安全的資產都已經被壟斷在了一線平臺中,而新進入行業的平臺很難做出差異化來,與已經形成規模的平臺進行競爭,因此很難拿到優質的資產,發展也會比較困難。
另外,隨著投資人的逐漸成熟,已不再盲目根據利率高低選擇平臺,安全性逐漸成為投資人最看重的因素。“對于新加入行業的平臺來說,吸引用戶的手段越來越局限,無法再用高息簡單粗暴地吸引用戶。”鄧巍補充到。
據了解,目前網貸平臺的獲客成本已經飆升到千元以上,部分平臺甚至高達5000元。吸引新用戶成本的增高也給新入平臺帶來巨大壓力。
另外,P2P金融與大的經濟背景也不無關系。“進入下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整個資本市場都比較冷清,在此背景下,P2P增長放緩也在情理之中。”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表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