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1月3日電(記者程楠)“今年我的玉米不僅每畝地多收了75公斤以上,還節省水110立方米?!备拭C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二墩堡村村民楊文華說,今年1畝地能增收100多元。
看著收獲中的玉米,楊文華笑言她拿到了節水增收的“密碼”。這個密碼就是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的玉米覆膜節水生產技術,這個辦法不僅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還做到了有效節約用水。
?。玻埃保茨辏瑮钗娜A每畝能收獲玉米700公斤,澆水700立方米左右。今年使用了覆膜節水生產技術,每畝地收獲850多公斤玉米,收入1500多元,澆水也減少到了600立方米。
甘肅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耕地面積5112.93萬畝,其中旱地占70%以上,水資源貧乏是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在農業節水上想辦法、使巧勁兒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备拭C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趙貴賓說,覆膜減少了玉米田間蒸發面積,抑制棵間蒸發,實現了局部灌溉。
用新辦法探索農業節水和增效,離不開技術這個好幫手。趙貴賓介紹,從2014年開始,該站與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合作探索覆膜條件下的新型肥料應用技術,有效解決了覆膜條件下玉米、馬鈴薯膜下追肥困難的問題。
“覆膜節水技術結合緩釋肥料的施用,可以讓玉米畝均增產86公斤,并節約追肥15公斤?!彼f。
“我們希望用最少肥料用量,實現最高的作物產量。”趙貴賓告訴記者,2015年,水肥一體化技術、膜下滴灌技術和專用肥料使用等創新生產試驗已在全甘肅開展,涉及平涼、酒泉等11個市州19個縣區。
除了水田應用,新型肥料在覆膜條件下使用也讓傳統旱作農業提質增效。在干旱、缺乏灌溉條件、常年“靠天吃飯”的隴東地區,農民們也感受到了新型肥料帶來的新變化。
在平涼市莊浪縣通化鄉韓灣村,村民蘇玉科種植的玉米喜獲豐收,今年使用覆膜緩釋肥之后,玉米畝產量超過了800公斤?!芭c原來相比,每畝能增加籽粒100公斤,可增收250元左右?!倍?,今年每畝地多收獲的200公斤玉米秸稈不再焚燒,還能青貯起做飼草成為牛羊的“營養餐”,“效益好得很”。他說。
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石玉章介紹,緩釋肥肥效時間長,可一次性施用,免追肥,減少了肥料施用和不必要的浪費,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能夠有效提高作物產量?!白铌P鍵的是,它減少了澆灌、節省了用水,灌溉靠天的日子一去不返?!?/p>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