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近日表決通過《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其中規定機動車經過人行橫道時禮讓行人……違者將受到處罰,拒不履行處罰決定的,將被記錄個人信用信息。
據悉,《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通過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的表決,接下來將報批浙江省人大,通過之后將施行。
交通出行方面,規定駕駛時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電話,經過人行橫道時,應當禮讓行人,不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在城市公共交通內飲食,駕駛非機動車時不違反規定載人載物。
公共場所方面,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煙蒂、飲料罐、口香糖等廢棄物,要開展廣場舞、露天演唱等活動應遵守相關規定,噪聲值不應超過社會生活環境的播放標準,等候服務時應當排隊;
居家生活方面,節約糧食、水、電力、燃油、天然氣等資源,合理利用免費提供的公共資源,自覺減少廢氣廢水等各種污染排放物,有序停放車輛,不亂放雜物,不高空拋物,不侵占公共部位,不堵塞消防通道,以及遵守生活垃圾管理的相關規定,做到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到位。
家庭成員方面,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贍養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
《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定這些文明或不文明的行為,以往很多是處于道德層面,但經過這次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應該說有了法律方效力。如果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出現,將會受到處罰,由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或公安機關實施。拒不履行的,除了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外,處罰決定還將作為個人的信用信息來予以記錄。
此外,杭州市也正面鼓勵一些文明行為,比如扶老人、救人者沒有必要再自證清白,被救助的人如果主張他的損害是救助人造成的,或主張救助人在這個過程中,未盡合理限度義務加重其損害的,應當予以承擔舉證責任。比如你扶了一個老人,老人說損害是扶的人造成的,那么這個老人就要承擔舉證責任,要證明這件事情。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