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2日訊
10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微升至48.3
11月2日發布的10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8.3,為6月以來最高,較9月的47.2明顯回升,但仍連續八個月處于收縮區間。
從分項數據看,產出指數、新訂單指數、就業指數均有所改善,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一改此前三個月的下降趨勢,回到擴張區間,在其帶動下,新訂單指數回升,但仍處于收縮區間,顯示10月外需改善,訂單不足的主因是內需疲弱。
央行:10月對11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1055億
據央行網站11月2日消息,2015年10月,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人民銀行對11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1055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35%。10月末中期借貸便利余額5955億元。中國人民銀行在提供中期借貸便利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央行10月國開行等三家銀行提供抵押補充貸款705億
據央行網站11月2日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從2015年10月起,人民銀行將抵押補充貸款的對象擴大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銀行發放棚改貸款、重大水利工程貸款、人民幣“走出去”項目貸款等。根據三家銀行特定貸款的發放進度,2015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向三家銀行提供抵押補充貸款共705.37億元,利率為2.85%,期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為10294.37億元。
此外,根據貨幣市場流動性總體情況,2015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未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期末常備借貸便利余額為0。
李克強:今后五年經濟需年均增長6.5%以上
據新華社11月2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日在首爾出席韓國經濟界歡迎午餐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李克強稱,中國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這需要今后五年經濟年均增長6.5%以上。保持中高速增長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既定目標。
李克強表示,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已初見成效。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制約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我們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等重點領域改革步伐,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激發出巨大的市場活力。近年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服務業占據國內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0%,高新技術產業增速快于整個工業,內需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正在發力。中國經濟將在結構優化中煥發出更大生機與活力,我們有能力長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中日韓領導人聯合宣言:加快三國自貿區談判
據新華社11月2日消息,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會議發表了《關于東北亞和平與合作的聯合宣言》。
宣言提出,努力實現包括建立區域共同市場在內的進一步推進經濟一體化的長期目標,將充分利用三國經濟互補性和巨大潛力,將三國在各個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宣言重申,將進一步努力加速三國自貿區談判,最終締結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自貿協定。
首頁12下一頁尾頁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