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間,全球乳業10強伊利發布三季報。數據顯示,1-9月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458.79億元,凈利潤36.56億元,雙項持續增長并穩居行業第一,同時伊利市場占有率繼續穩步提升,進一步拉開與行業二三名的差距,此外再加上中美食品智慧谷等國際化重頭項目的落地實施,包括產業鏈整合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實施即將帶來的嬰兒潮消費紅利,都讓伊利的持續增長未來可期。
據尼爾森數據顯示,1-9月,伊利乳制品整體市占率進一步得到提升,銷售額份額同比實現了1.1%的提升,為20.4%,持續穩居行業第一。其中,常溫液態奶銷售額份額同比提升了2.2%,為29.0%;基礎液奶銷售額份額同比提升了2.1%,為35.9%,雙雙穩居行業第一并大幅領先。而冷飲銷量則連續22年穩居行業第一。
創新產品發力 國際化加速對接全球頂尖力量
具體來看,明星產品增長勢頭持續強勁,這些中堅力量有效保障了業績的穩定增長。尼爾森數據顯示,今年1-9月,伊利旗下“金典”銷售額同比增長20%;常溫酸奶安慕希銷售額同比增長661%;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金領冠珍護”,銷售額同比增長24%;酸奶兩大明星子品牌——“暢輕”、“每益添”,銷售額增速分別達到53.9%、37%。
這些成績的取得,除了有賴于伊利廣泛的渠道,更離不開伊利背后強大的全球產業鏈體系和全球創新網絡。
近年來,著眼于國際化,伊利先后在荷蘭建設了歐洲研發中心,在新西蘭建設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與意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達成戰略合作等等。
而今年,伊利又加大力度在美國全面布局,成功主導實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的建設。據了解,該項目集聚整合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等眾多全美頂尖的名校、科研院所和機構展開全方位立體式合作,并形成一個集資源供應網絡、人才培養網絡、品牌建設網絡、研發創新網絡為一體的產業集群。依托該集群,不僅伊利國際化戰略的推進和全球影響力進一步得以增強,更讓伊利在全球價值鏈分布中占據主導優勢,有效實現了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并使之距離“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業愿景更近。
此外,為更好的運用好這一創新優勢,今年伊利還成立了專門機構來完善消費者需求洞察以及消費行為研究,以整合集團內外研發資源,最終立足需求快速研發,實現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化。
持續跨界合作 打造完善的互聯網+生態圈
作為中國首批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今年伊利在互聯網生態圈等創新發展模式上,也積極進行了多項探索。除了進一步加大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的合作,伊利還和寶寶樹、春雨醫生、蘇寧等垂直類互聯網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利用大數據探索快消品電子商務的最新實踐模式。
此外,伊利集團還與翼支付簽署了合作協議,利用各自行業優勢,在線路推廣、市場營銷、客戶維護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探索。最近,伊利又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以互聯網思維共同推進乳業全球產業鏈的全景化和智能化。
這些互聯網布局,不僅為伊利提升競爭力插上了一雙翅膀,同時也為伊利入圍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項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悉,目前伊利集團也正對數字化智能化不斷創新、升級改造,并延伸到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全流程環節,使之應用于遍布全球的工廠,進而讓用戶參與到研發、制造、服務等環節中,打造全集團在乳制品全產業鏈條的智能化,實現伊利“智造4.0”。
凡此種種,從創新產品到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的伊利不僅市占率節節攀升,而且依托領導層高效的經營管理能力,尤其是自2010年董事長潘剛提出“提高費用使用效率,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雙提”戰略以來,伊利開源節流并重取得了顯著成效,費用率已持續逐年下降,不僅為自身業績開拓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更是持續積蓄能量為經濟回暖后的業績爆發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伊利董事長潘剛指出,未來,伊利將會持續加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推進國際化的戰略布局、打造乳業智能生態產業鏈,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服務億萬消費者,惠及產業鏈條上的所有合作伙伴、小微企業和農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