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摘掉虧損王帽子半年后,一度實現微弱盈利的中鋁重新回到虧損區(qū)間。昨日公布的三季度報顯示,中國鋁業(yè)前三個季度虧損9.31億元,其中第三季虧損9.59億元。
重回虧損區(qū)間
昨日晚間,中鋁發(fā)布三季度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yè)收入952.74億元,同比減少9.08%;凈利潤-9.31億元,虧損同比收窄。中鋁去年同期凈利虧損為54.12億元。
2014年年報顯示,中鋁去年凈虧損達到162億元,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虧損紀錄,中鋁因此被稱為虧損王。
2014年10月20日,中組部一紙調令,曾任成都市委副書記、成都市長的葛紅林出任中鋁董事長,業(yè)界普遍關注中鋁是否將迎來業(yè)績翻身。
在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上,葛紅林拿出了“加減乘除”的“藥方”,堅持做強最精主業(yè),處置不良資產,止住出血點,把創(chuàng)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的新引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
2015年以來,中鋁業(yè)績有所好轉,一季報顯示,實現凈利6307萬元,成功扭虧為盈,摘掉了虧損王帽子。今年半年報顯示,中鋁實現凈利2758萬元,同比增長100.67%。但三季度,中鋁再次回到虧損區(qū)間,虧損了約9.59億元。
旗下公司生產線停產
中鋁業(yè)績下滑背后,是行業(yè)寒冬仍在持續(xù)的現實。
近日,號稱“中國第一鋁”的中鋁旗下撫順鋁業(yè)公司電解鋁生產線全線停產,令業(yè)界再次點燃對鋁市的悲觀情緒。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任旭東近日表示,2013年以來中國各地共化解電解鋁產能370多萬噸,但現存產能仍超過3000萬噸。
產能過剩令鋁價承壓。記者注意到,截至昨日收盤,滬鋁期貨報10345.00元/噸,比年初的13000元/噸左右下跌約20%。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報中公布的股東名單顯示,國家隊資金開始押注中國鋁業(y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證金公司持有中國鋁業(yè)4.46億股,持股比例為2.99%。中央匯金公司則持有中國鋁業(yè)1.37億股,持股比例為0.92%。(記者趙毅波)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