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法師》劇照。資料圖片
《蜀山戰紀》劇照。資料圖片
2015年被整個網絡視頻行業視為網劇的井噴年。
雖然早在2012年,以《泡芙小姐》為代表的網劇就已經開始出現,但網友在視頻網站上關注的仍然主要是電影和電視劇。2015年,網劇顯然已經是區別于電影和電視劇的又一種文化產品類型。網劇的質量和數量的提升、它帶來的視頻網站付費業務的增量、它開拓的臺網互動新嘗試,都讓整個行業為之興奮。
咖啡館里創造的井噴
據統計,截至6月30日,2015年上半年全網共計上線劇166部,計2243集、33585分鐘,全網網絡劇共計獲得點擊量65億多次。從體量與點擊量來看,僅今年上半年的網絡劇的數量就已接近2014年的總和,點擊量已達到去年全年的一半。
暑期檔7—8月,全網共計播出網劇107部,相關劇集總時間長度23536分鐘,總播放量44.06億、評論量40.6萬,與2014年暑期檔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網播量都大幅度增加。暑期檔播出的網劇中,播放量過億的就有《盜墓筆記》《心理罪》《無心法師》等11部, 僅這11部網劇,在2015年1月到8月間就貢獻了56.4億的播放量。業內人士表示,“過億”正成為當下網劇大IP(優質內容知識版權)的“起步價”。
“井噴”不僅來自數據的支撐,更在于網劇自身質量發生的變化。“網劇從今年開始有了質的飛躍,很多項目都接近一線制作的電視劇,唯一的區別只是網絡發布或網絡首發。”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認為,網劇的井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移動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支持下,通過各種移動終端觀看視頻節目成為人們越來越愿意接受的文化休閑方式;另一方面,在整體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情況下,影視產業相對較高的發展速度引來了社會各個方面的資金和關注。“坐在北京的大小咖啡館,身邊總會有人在談影視投資項目,這也帶動了大家投資和制作網劇的熱情。”孫忠懷說。
但顯然,網劇之所以能成為電影和電視劇之外的又一種文化產品類型,必然在其藝術表現方法、內容題材偏好等方面有特殊的規律。而業內人士表示,其特有規律的形成,正是由其受眾主體的特征決定的。
“相對于電影和電視劇,網劇的觀眾更年輕、觀看節目的時間更碎片化,這就決定了網劇的題材內容更加年輕化,篇幅也更加短小精悍。” 企鵝影業電視劇業務部總監方芳說。
據統計,2015年播出的網絡劇以幽默搞笑、都市生活、青春校園、時空穿越、驚悚懸疑、偵探推理等居多,其中幽默搞笑劇占據1/3以上。尤其是播放量最高的幾部劇,無一不包含驚悚和輕微暗黑成分。有網友戲稱,超級網劇正成為重口味的天下。
在網劇《盜墓筆記》和《暗黑者2》的制片人白一驄看來,網劇對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突破則在于,“當前國內的電影和電視劇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以明星創造利潤為主的思維和判斷模式,但在現階段,明星在網劇中的權重還沒有那么重要,這就為網劇在創作上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