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名大學生各花費4萬元“托人”轉學至更好的學校,結果在轉入學校上學后卻因沒有學籍而無法拿到畢業證。根據學生和轉學“中間人”提供的線索,記者調查揭開了高校轉學中的一些“黑色流程”:高校干部收受金錢“疏通關系”,中間人幫學生家長牽線搭橋,轉出學校與轉入學校利益聯結,“插班生”每年繳納學費,學校竟然聲稱毫不知情……
?曝光 花4萬元轉學后沒畢業證
?“花了4萬塊錢辦轉學,沒想到現在連畢業證都拿不到。”王晨(化名)原本是湖南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2011級的一名大學生,現在已經畢業1年多了,卻因為沒有畢業證而找不到工作。
?“家里親戚聽朋友介紹,說只要出4萬元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團委書記王興界可以包辦轉學。”王晨告訴記者,2011年高考后,在一位朋友“指點”下,王晨先報考屬于高職院校的湖南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文秘專業,然后再轉學進入屬本科學校的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習專科類的會計專業,“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在湖南銀行、稅務等熱門用人單位中具有較高美譽,就業會好很多”。
?記者了解到,王晨高考僅考了200多分,而湖南財院的專科錄取分數線為400多分。盡管考試分數線差距甚遠,但按照當時轉學政策,高職院校和專科學校屬于同一層級,政策“允許轉學”,于是這樣的“曲線救國”成為不少低分考生的“捷徑”。
?王晨伯父王艾(化名)說,高考錄取后,在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陪同下,他“把4萬元錢裝在紙袋里,在一家酒店大廳當面交給了王興界。”
?而到2014年畢業時,王晨被告知“沒有辦理學籍轉移手續”,無法參加學校的畢業考試,陷入“轉不進又回不去”的境地。
?面臨同樣轉學問題的還有學生廖英(化名)。轉學過去的廖英一樣繳納學費、上課、參加考試,還順利通過了畢業考試。但沒想到,2013年畢業時,一起轉過去的幾名同學都順利拿到了畢業證,唯獨她卻沒有。廖英的學籍直到畢業時仍在原轉出學校,狀態顯示為“休學”。
?驚人 該校一年轉入學生約2個班
?記者走訪湖南財政經濟學院與王興界取得了聯系。對于王晨、廖英二人轉學失敗的情況,他并不否認。王興界稱,憑借在學校的影響力和人脈關系,“用同樣的方法確實幫助了一些親戚朋友的孩子成功轉學,人數記不清了”。王興界還向記者透露,以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每年約有2個班的名額是接受轉學學生。
?記者就此向湖南財政經濟學院詢問,一位負責人表示,“今年以前學校轉入學生確有一定數量,但具體人數不便透露。”
?王興界說,想要轉學首先必須要經過轉出學校和轉入學校的批準,而每個學校的“條件”不一樣,“肯定要疏通關系,轉出學校一般會要求學生繳齊剩余學年的學費,各個學校行情不一樣,交1萬到5萬元的都有。另外轉入學校也要繳納一些贊助費、手續費。”
?據了解,王晨、廖英當時每人出的4萬元錢,這中間包括了轉出、轉入學校的收費。當記者追問王晨、廖英的轉入轉出學校到底收了多少錢時,王興界稱,“轉出學校大約是一兩萬元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對轉入學生不收費。”但面對記者,王興界一直否認自己收了雙方家長各4萬元錢,也不愿告知轉出學校里自己熟識的干部為誰。
?質疑 學校是不知情還是撇清關系?
?為何王晨、廖英轉學失敗?“王晨當時轉到我校后,我查詢她的資料才發現她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我校的最低要求,而廖英可能是因為轉出學校那邊名額有限,當年別的轉學生都成功辦理了,只有廖英的被卡了。”王興界稱。
?“學校之前確實不清楚王晨、廖英2名學生的非法轉學、插班學習情況,現在學校紀委正對此事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出來后會向社會公布。”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而就在記者不久前調查此事后,王興界被學校宣布停職。
?但“學校毫不知情”一說引來了雙方家長的質疑。“廖英轉學過來2年,每年都在學校教務處交了學費,還參加了期末考試、畢業考試,這到底是學校監管失職不知情,還是學校在撇清關系?”廖英母親說。
?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斌指出,由“金錢和關系”鋪就的轉學捷徑在業內已不是秘密,如此“轉學”成為破壞教育公平的腐敗溫床,必須遏制。
?記者獲悉,湖南省教育廳紀檢部門已對此事立案調查,并表示結果出來后將對外公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