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過互聯網監測發現,20款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關規定,涉嫌超范圍采集個人隱私信息。其中就包括“小雨點網貸”App(版本2.6.2,360手機助手)。
具體來看,小雨點網貸App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未向用戶明示申請的全部隱私權限;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刪除個人信息及注銷用戶賬號功能,或在用戶注銷賬號時設置不合理條件。
資料顯示,小雨點網貸App是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旗下應用。值得一提的是,該小貸公司由香港李兆基家族的香港國盛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實控。而小雨點小貸官網2022年1月1日公告稱,將吸收合并同為香港李兆基家族實控的重慶市渝中區捷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此外,記者注意到小雨點小貸的司法訴訟量頗高。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該公司涉及裁判文書超過16400份,其中99.99%是小雨點小貸向投資人追索欠款的司法催收訴訟案。這或一定程度折射出該小貸公司風控、催收方面壓力較大。
涉案量較大、與兄弟公司合并,是否意味著其展業過程中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就相關消息及APP違規整改情況,記者致電小雨點小貸,并向其發去采訪函。1月6日,記者收到回復函,小雨點小貸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超16400份裁判文書暴露“水土不服”?
根據小雨點官網披露,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于2016年6月獲批網絡小額貸款合法經營資質,注冊資本3億美元,由李家誠為代表的李兆基家族實際控制。截至2020年8月公司累計放款100億元,服務用戶超100萬。
小雨點小貸具有全國性網絡貸款牌照,因此這一業務體量在同業小貸中只能算是成績平平。對此,行業人士分析稱,小雨點小貸作為一家港澳臺法人獨資小貸公司,在業務開展、管理經驗等方面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小雨點小貸吸納了來自美國、韓國、香港、新加坡的技術及運營專家,組成核心信貸管理團隊。記者在官網看到,小雨點小貸的主要高管也大多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及外企工作經驗。例如董事長謝立斌是倫敦大學碩士,曾擔任普華永道亞太區顧問。監事陳建明為花旗銀行前投訴副總裁。小雨點小貸的前任CEO林堅諾在美國芝加哥拿到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的互聯網貸款巨頭易諾華(Enova)國際公司工作,擔任風險分析高級主管。
但從發展歷程看,小雨點小貸倚重的國際經驗或許并不足以應對國內市場不斷涌現出的各種新問題。例如,近年來,小雨點小貸業務板塊的變遷,就側面反映出該公司不斷摸索適應的歷程。據悉,小雨點小貸以在線貸款為主營業務,開業早期也曾布局TO C領域,即業內俗稱的消費網貸/線上現金貸。
對于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公告中提及的“小雨點網貸”App,小雨點小貸方面回復記者表示,實際所指應為“小雨點閃貸”APP(版本2.6.2,360手機助手),是該公司歷史產品的進件渠道,目前相關產品已于2020年9月停止進件,該APP也關閉了貸款業務申請通道等功能。但因有存量客戶需要還款,該公司尚未在各手機應用市場下架該APP。
據其介紹,目前小雨點小貸在架并正常開展小額貸款業務的APP有“小雨點商貸”(版本號4.0.0)、“小雨點農貸”(版本號3.5.8)。官網顯示其主要貸款產品有雨花貸、雨商貸,貸款額度分別為1000元-20萬元、1000元-300萬元。從名稱變化可以看出,經過多年的嘗試探索,小雨點小貸的主要業務已轉為TO B的供應鏈金融、農業金融等。例如,該公司探索出保險+信貸模式,通過農險貸助力農業發展。2021年,重慶小雨點涉農貸款全年放款突破10億元。
高管人員方面,2020年,小雨點小貸換帥,原海爾金控副總裁、海爾云貸總經理汪傳國成為該公司的新任CEO。據悉,汪傳國擁有10年國內信貸市場實戰經驗,曾一手創建了“海爾云貸”,業績表現甚至一度超過海爾集團體系中的海爾消費金融。
較為突出的訴訟量或是小雨點小貸貸款業務轉變賽道的原因之一。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小雨點小貸有裁判文書記錄16498條,案件總金額為14777.12萬元,企業作為原告的文書占比達99.99%,涉案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最多。2019年至2021年,小雨點小貸的年度涉案信息分別為5958條、6910條、3550條。
對此,小雨點小貸方面相關人士解釋稱,上述案件主要涉及的是公司此前的TO C業務用戶,隨著相關資產的逐步清退,預計今年及之后的借貸糾紛案件數量會出現銳減。
對于“涉案量較大”的情況,小雨點小貸方面表示,這恰恰反映了小雨點小貸的貸款資產以小額分散為主、件均較低的特點,也是該司通過正規的訴訟方式合法催收逾期貸款的結果。“我司認為應該鼓勵通過司法手段進行風控管理。且我司通過訴訟來做催收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稅務問題,只有法院的文件才被稅務機構認可,可以做核銷。”
那么,較為突出的訴訟量是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該公司在風控與催收方面遭遇困境?小雨點小貸方面回應稱,對逾期客戶的正常訴訟催收行為,是行業常見、合法合規的正常經營行為。“我司的服務客戶量目前已超過460萬,從比例上來說,1萬多起訴訟量并不算大,風控策略不能稱為激進。小雨點的風控策略還包括反欺詐、風險定價、完善的貸后管理體系等。”
將與兄弟公司合并,有一定資本補充壓力
據悉,在小雨點小貸成立之前,香港國盛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還曾全資設立一家小貸公司——重慶市渝中區捷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貸公司”)。而近日這兩家兄弟公司即將合并。
記者在官網看到,今年1月1日,小雨點小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捷貸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是香港李兆基家族成員李家誠先生。公司高層經慎重考慮,決定由小雨點小貸吸收合并捷貸公司。捷貸公司將資產(包括動產、不動產、債權等)整體轉讓給小雨點小貸,捷貸公司員工也將加入小雨點小貸。
公開資料顯示,捷貸公司2011年10月26日在重慶市渝中區工商管理分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5000萬元人民幣。公司設立五個部門:業務部、個人貸款部、風險管理部、財務管理部、辦公室。其中業務部主要開展各類傳統抵押貸款業務,貸款額度為30萬元-1500萬元;個人貸款部則是新業務部門,主要“結合歐美先進的在線貸款服務經驗開展個人網上無抵押信用貸款”,貸款額度為5000元-3萬元。不過,根據捷貸公司的經營范圍,該公司只能在重慶市范圍內開展各項線下貸款。
對于兩家公司合并的原因,公告中稱是“為整合資源、壯大規模、提升實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而實際上,隨著近些年小貸公司的監管收緊,整個小貸行業已進入了持續洗牌期。面臨監管加壓,加上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小微企業及個體戶為主要對象的傳統小貸公司正在經受考驗。2020年以來,不少小貸公司因無法展業、貸后停滯等問題面臨倒閉,企業數量急劇減少。
與此同時,分類監管使得小貸牌照的價值隨之分化。傳統小貸公司因禁止從事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及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牌照價值大打折扣。而網絡小貸牌照的門檻也將大大提高。2020年11月2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提出,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50億元。且均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小雨點小貸、捷貸公司的實繳注冊資本分別為3000萬美元、15000萬元人民幣,相比較而言,小雨點小貸的牌照含金量更高。不過,若要跨省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小雨點小貸距離《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50億元的門檻還有一定距離。
小雨點小貸和兄弟公司合并后將對業務開展產生什么影響?合并后注冊資本是否有增加的計劃?對此小雨點小貸方面回復表示,兩家公司合并是因重慶小雨點獲批的網絡小貸經營資質的經營范圍包含了捷貸小貸所持的重慶地方小貸牌照允許的經營范圍。此項合并為集團內部調整,對重慶小雨點的業務經營不會產生影響。
至于增資方面,小雨點小貸稱,自小貸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以來,尚沒有出臺正式文件的消息,因此不確定是否會面臨注冊資本不低于50億元人民幣的監管要求。“如果未來新規正式出臺,對注冊資本作出相關要求,我司或會考慮啟動增資計劃。”(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