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激烈的移動閱讀市場,有聲書是懶人聽書最后的選擇。然而這個曾經幫助懶人聽書在移動音頻市場殺出重圍、打響旗號的利器,此刻卻讓自己的身份在市場競爭中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是市場針對產品的分類機制不夠完善?還是懶人聽書最初涉及業務太過繁雜所埋下的隱患?在這篇懶人聽書創始人宋斌的訪談中,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不索何獲 ,抓住不一定再有的機會
83年生人的宋斌當年差點高中都沒讀完,那時家還住在湖南株洲的鄉下,因為家中有哥哥在念大學,為了減輕父母負擔、貼補家用,還在讀高一的他便輟學去打工了,后來還是在哥哥的強烈建議下,重新返校讀書,并最終考入了中南大學,就讀于計算機與技術專業。
相比于這段坎坷的求學經歷,創業之路似乎沒有太多的起伏,“我一路做下來,還是挺順利,不像傳說中說的創業有多么艱難。”
大學畢業后的宋斌來到了深圳,做起了后臺信息系統程序員,過了一年多,就從原公司辭職加入了播思通訊,在零幾年的時候,全國也沒有多少安卓程序員,在播思通訊三年多的工作中,從一名J2EE程序員轉換成了安卓程序員,掌握了后臺技術和安卓技術,他就一個人開始嘗試做簡單的后臺和客戶端。
懶人聽書的想法是來自于愛聽相聲、評書之類的愛好,11年時,宋斌還在播思通訊工作,同時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以及智能手機和3G網絡的出現,他覺得這些都會對有聲讀物有著很大促進,雖然當時也有公司做過類似的產品,但基本都停留在PC端,所以宋斌一開始做得便是移動端的應用。他覺得,坐在電腦前聽有聲讀物是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不過,移動音頻并不是懶人聽書的初衷,也嘗試過很多方向,當初最看好的還是移動閱讀,但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閱讀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聯系到自己的愛好,便轉了方向,做起有聲讀物。無標題_看圖王
內容為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閱文集團入股對懶人聽書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轉折點。閱文集團目前是騰訊控股的公司,是騰訊把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并成立的集團公司,背靠這樣一個優勢資源,懶人聽書的內容體量變的非常豐富。
在閱文集團入股之前,懶人聽書的版權很受限制,而現在更多正版獨家優質的資源得以被高效利用,一些熱門小說也都獨家放到了懶人聽書平臺上。
當初沒有合并時,懶人聽書由盛大文學入股,盛大文學并入閱文集團時,懶人聽書也跟著并入閱文集團,不僅如此,除了閱文集團的資源之外,懶人聽書也會花大量資金去購買傳統出版物,與出版商進行合作,并在其PUGC的平臺簽約優質的主播播音節目,“任何一款音頻產品前期都是靠推廣,一旦到了競爭格局比較穩定的時候,還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宋斌解釋道。
談及核心競爭力,懶人聽書與其他音頻公司最大的區別是很少拿錢去推廣,更注重產品本身內容質量的開發。
三足鼎立還是一統江湖?
上個月,商業信息服務平臺易觀智庫做了一份中國移動音頻市場調查報告,將懶人聽書、喜馬拉雅FM、蜻蜓FM作為主要對象,分析研究了移動音頻市場現狀、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對于當前的音頻產品競爭市場,宋斌認為目前的狀況是大家都想爭做上市第一家,尤其蜻蜓和喜馬拉雅都在拆VIE架構,但其實現今的移動音頻上市情況比較尷尬:一、國外的情況是資金對產品估價沒有以前那么高。二、國內的情況是一旦進入C輪融資,一定要看收入盈利,沒有收入的話國內很難接盤。
但宋斌認為現在市場競爭的現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大家都在經受著市場的考驗。
如此的競爭下,是雙方都想要提高市場份額的占比,以至數據引用非常武斷,簡單粗暴用名字來分類App的類別,認為FM結尾的就是移動音頻,懶人聽書便只能歸類為有聲讀物 ,被排擠在外。 “最近這個行業口水戰不斷,懶人聽書也被有意的排擠出去。”懶人聽書創始人宋斌笑著對我談到最近移動音頻市場的發展情況。
宋斌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區別并不在音樂分類里面,應該是音頻除了音樂這一塊統稱為移動音頻是比較合適的,這其中當然包括FM、有聲讀物等,都可以歸為一類。“移動音頻肯定避開不了聽書這一塊,雖然我們的名字叫做聽書,但我們做的方向還是綜合性平臺,同樣也有UGC的平臺,大家在13年也都向綜合平臺發展。”宋斌說道。
勇于探索,趁你還有夢想
作為較早一代接觸移動互聯網人,宋斌在創立懶人聽書公司之初,抓住了時機風口,關于公司的發展重心,他還是想從盈利模式上考慮。目前,移動音頻行業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想要盈利還是跳不出廣告這個圈子。
“未來還是靠廣告,優質內容付費,廣告是一個突點,現在還在慢慢積累經驗,還是想要慢慢改變用戶對移動音頻廣告的認知,在不降低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做出盈利的點”。
面對創業,宋斌認為,目前創業圈,創業者自己造假,VC幫著造假的例子很多,但總的來說創業氛圍還是非常好,可以多去嘗試,這一波移動互聯網也讓他感覺創投基金非常多,“如果覺得自己有想法、有能力,大家可以大膽的去做,把握現在,我一路走下來,有辛苦、有過困惑,但總歸來說,還是很快樂很較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