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脫歐公投等風險事件引發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的背景下,6月內地債券市場呈現回暖走勢。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下半年債市環境將好轉,但投資者仍需“保持冷靜”,尤其要留心債券市場償還高峰的來襲。
長期限債券收益率下行
伴隨著英國脫歐公投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6月內地債券市場行情出現快速上漲,利率債收益率總體下行,且除1年期利率債外,其余長期限債券收益率均經歷明顯下行。
據了解,在經過6月下旬以來的上漲后,當前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已基本降至年初低位,期限利差進一步收窄。在此情況下,對于下一階段利率能否延續下行態勢,市場分歧也在增大。
事實上,不僅僅在我國,海外主要發達國家長期國債收益率也紛紛下行,尤其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其在上周五無視強勁的美國6月非農就業數據,收盤下跌2.1個基點至1.366%,打破上周二收盤所創的歷史最低位1.367%。
業內人士表示,離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已經有一段時間,盡管市場在此后的第一周消化了部分脫歐可能帶來的實質沖擊,但脫歐所造成的真正影響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才會逐步呈現出來。預計全球央行的寬松化進程可能會再度開啟,從而進一步壓低利率。
“在這種寬松預期下,盡管各國央行并未有實質性行動,但市場已經行動,趕在各大央行寬松政策出臺之前盡量買入債券資產。”上述業內人士稱,上周全球債券收益率繼續走低并再創記錄低點。即使美國于上周五公布的6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強于預期,也并未能改變市場對美聯儲年內不會加息的看法,海外投資者對美國債券的配置需求也未曾減弱。
超長期利率債配置價值較弱
在海外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對債券配置需求同步增強的情況下,外加國內利率債供給開始減少,債市后市走勢如何?市場人士指出,在重要經濟數據密集公布前,機構情緒仍偏于謹慎,加之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升溫,經歷前期大幅上漲后,債券市場出現小幅調整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短期來看,若經濟基本面依舊疲軟,加之機構配置需求強勁,整體將利好債市表現,但若經濟基本面有改觀跡象,債市短期調整或難言結束,綜合而言,債市短期料延續震蕩格局。
再把目光聚焦到長期限品種上,可以發現近幾個交易日,超長期限債券收益率同樣出現小幅下行。對此,華創證券齊晟認為,超長期限債券收益率下行主要源自于債券市場做多熱情的延續,品種上從10年品種過渡到超長期的品種。
那么,就目前來看,超長期利率債是否有投資價值?齊晟表示,從配置角度看,超長期利率債跨越幾個經濟周期,一般而言只有當絕對收益率在歷史均值之上的時候,才有配置價值。而目前超長期利率債利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附近,很明顯,這樣的利率品種并不具有長期配置的價值。
此外,從交易價值看,齊晟指出,超長期利率債的回暖得益于前期10年利率債利率的下行。但是近幾個交易日看,10年品種已經充分反映了市場對債市的樂觀預期,后期利率下行的空間非常小,甚至還會上行。而且目前超長期利率品種和10年利率品種的利差并不高。
實際上,從交易策略上看,由于超長期利率品種的流動性較弱,在交易行情中更應該提前介入并且提前撤出。“當10年利率債都已經開始調整后,交易行情的結束也是必然,如果這個時候豁然介入超長期利率品種,一旦資金面有所收緊,或者做多情緒發生逆轉,超長期限品種可能由于流動性問題而出現更快的下跌。”有券商分析師指出。
償債高峰來襲需關注
展望下半年信用債市場,一個需要關注的因素便是償還高峰的來襲。據東興證券統計,今年下半年,我國債券市場到期償還量達2.56萬億元,遠高于上半年的2.1萬億元。
中投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田元強稱,信用債集中到期,那么發行人就需要籌措資金,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就比較大,信用違約事件可能比較容易集中爆發。像煤炭、鋼鐵這類產能過剩行業的壓力比較大,因為銀行在抽貸,壓縮這些行業的貸款。
東興證券表示,根據Wind統計,煤炭、鋼鐵兩大行業2016年二至四季度累計債券到期規模分別為3088億元、2310億元,且為最高記錄,分別較去年同期增32%、41%。同時,債券市場年內整體的到期規模也將攀升至頂峰。如鋼鐵等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8月開始將是債券到期高峰,預計屆時約有800億元債券到期,10月和11月將有大約900億元債券到期。值得注意的是,過剩產能行業到期償還與發行不匹配,這類公司的償債能力或將進一步受到考驗。以煤炭和鋼鐵為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90%,行業利潤總額僅441億元,是2011年的十分之一,而負債總額則同比增長10.4%至3.68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負債總額高達3.2萬億元。另有中鋼協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大型鋼鐵企業2015年平均負債率為70.06%,同比上升1.55個百分點。
東興證券分析師鄭良海表示,債市中最大的風險仍然是違約風險,如果未來信用債的違約事件連續出現,將會對債市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促使高風險信用債出現下行,但會利好國債和高評級信用債的走勢,預計未來債市的信用風險將大于市場風險,投資者需謹慎對待高風險債券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