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基金發行難度加大,年內已有17只基金募集失敗。由于發行并不順利,為達到基金成立條件,今年募集失敗的基金中已有產品兩次延長募集期,無奈還是陷入了無法成立的“泥沼”。
不難看出,基金發行不樂觀的情況多出現在中小型基金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市場資金特別是散戶資金還是追逐“大公司+名產品”,如果沒有強大的品牌力、可觀的業績回報,很難吸引到資金的關注。如何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出吸引力,是各家公司面臨的現實和挑戰。
年內17只基金發行失敗
7月30日,景順長城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景順長城泰順回報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和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這是7月份第4只募集失敗的基金。此前,7月募集失敗的基金還有國聯安增祥純債、德邦安瑞混合和東方欣悅一年持有。
今年,并不是所有基金的募集都那么順利,記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30日,年內已有17只基金募集失敗。
其中,4月份有6只基金發行失敗,為今年基金募集失敗個數最多的月份。而2月份有3只基金無法成立,1月、3月和5月均僅有一只基金發行失敗。
由于發行并不順利,為達到基金成立條件,今年募集失敗的基金中已有產品延長了募集期,無奈還是陷入了無法成立的“泥沼”。
其中,民生加銀招利一年持有、東方欣悅一年持有已經兩次延長募集期。
民生加銀招利一年持有于2021年3月3日起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1年3月26日,由于募集情況并不樂觀,已經把募集期延長至4月30日的民生加銀招利一年持有,無奈又二次延長至6月2日。
東方欣悅一年持有于2021年4月9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1年5月10日,延長至5月21日,最后又延長到了6月25日。
此外,財通豐頤12個月定開于1月4日起開始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來的1月22日延長至4月2日。富安達雙擎驅動混合于3月22日開始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來的4月2日延長至4月16日。
不難看出,基金發行不樂觀的情況多出現在中小型基金公司。
“近年來行業馬太效應明顯,不僅發生在頭部公司和中小公司的吸金能力差異上,而且同樣是頭部知名大公司,不同基金經理、不同基金產品的市場關注度及存續規模也差異巨大,市場資金特別是散戶資金還是追逐‘大公司+名產品’,如果沒有強大的品牌力、可觀的業績回報,很難吸引到資金的關注。如何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出吸引力,是各家公司面臨的現實和挑戰。”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長姚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績優基金也難逃清盤
今年市場持續震蕩,不僅基金發行遇難,部分基金的規模出現了大幅縮水,更有不少基金在清盤線下掙扎。
一般來說,持有人戶數不足200戶或基金凈資產低于5000萬元是基金的清盤線。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7月以來有浦銀安盛基金、銀華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28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清盤。而年初以來,已有222只基金清盤。
其中,九泰銳誠混合C、創金合信核心價值、華安安利混合等20余只基金成立不滿一年,就無奈進入了清算程序。
“從基金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優勝劣汰是基金行業保持專業性和不斷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手段,所以清盤是符合基金行業發展的市場規律。”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李迎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清盤基金中也不乏業績表現居上游的基金,不免有些可惜。
6月30日,銀華基金發布公告稱,銀華國企改革混合型發起式基金出現了基金合同終止事由,銀華國企改革是發起式基金,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對應自然日,若基金資產規模低于2億元,基金合同應當按照本基金合同約定的程序進行清算并終止,且不得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方式延續。
基金二季度報中顯示,銀華國企改革二季度末規模只有0.35億元,二季度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21.38%。
銀華國企改革自2018年6月29日成立,成立以來基金凈值增長139.3%,年化收益達到32.69%。銀華基金在2020年12月增聘明星基金經理焦巍和魏卓來共同管理這只基金,但也沒能逃過這輪“清盤潮”。
景順長城中債3-5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于2020年9月成立,歷時7個月就進入了清算程序。其實從業績表現來看,景順長城中債3-5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A和C在2021年以來基金凈值增長分別為8.53%、11.45%,在債基中收益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