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明確核工業國產化發展計劃,強調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是發展全面核工業體系的關鍵。中金公司研究員預計,隨著國內設備廠商逐步吸收海外技術,競爭力提升,今后核電機組設備國產化比例有望達到80%以上。
國產化率提高的同時,核電站建設成本將逐步降低。根據中金公司研究員測算,隨著AP1000國產比例由30%提升至80%,在上網電價為0.43元/度的情況下,權益內部收益率有望從5%增長至14%,明顯高于風電和光伏電站收益水平,未來商業化前景廣闊。
上述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國內核電行業發展經過短暫的停頓之后,將在更高水平和更強戰略意義層面上重新進入發展快軌,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也越發明顯。
根據相關機構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大陸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對經濟增速的貢獻率超過0.3個百分點。
核電設備制造商盡享盛宴
2014年至2017年我國核電新建項目審批規模預計將超過3000萬千瓦,以當前已運行和在建AP1000核電站的預算成本平均每瓦16元核算,這一裝機數字帶動的總投資規模可達4800億元。按照行業一般規律,這一巨額投資將首先落在成本占比達50%以上的設備制造環節上。按照中金公司研究員測算,核電設備制造環節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以上。
一般來說,核反應堆由核島、常規島和輔機設備三部分構成。核島是核電站的核心,通過核反應生產蒸汽供給常規島并儲存核廢料;常規島則使用核島所提供的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電站輔助設備主要是用以管理核電站和提供其他輔助設施。從各部分設備成本占比來看,以未來主流的AP1000核電機組為例,其中核島設備占比將達28%,常規島為11%,輔助設備為9%。
中金公司研究員認為,在核電產業鏈上,基于核電站的建造時間,上述設備制造領域各細分環節生產商將依次受益。而扎堆于A股市場的各環節龍頭公司無疑將率先分享市場盛宴。
申銀萬國分析師也認為,從當前核電重啟的節奏來判斷,今明兩年將是已開工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以及新開工項目數量的第一高峰期。“十三五”期間內陸核電的放開,將打開成長空間并迎來第二高峰。這將帶來整個板塊估值的持續提升。
石島灣核電站
石島灣核電站,即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該核電站是全球首座將四代核電技術成功商業化的示范項目,也是中國“十二五”獲批的第一個核電項目。它位于山東省威海市榮成石島灣 。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投資總額 300000萬元,建設周期 2008年-2015年。工程原定2011年就開建,但受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影響,整個中國核電產業也停下腳步。2012年12月底,華能石島灣核電站示范工程開工。石島灣核電站的廠址不在石島灣,因為石島灣人口密集不適合建設核電站,而在石島灣以北的寧津灣,屬榮成市寧津街道地域(原寧津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