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不少中國人學習知識增長見聞的傳統教育觀念,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們在結束了忙碌的學期后選擇與家人朋友共同出游,讓自己沉浸在秀麗風光的祖國大好河山之中,確實是獲益良多的好活動,所以暑期自然成為全年中的旅游旺季。而如今選擇“高鐵游”旅客越來越多,“安全、便捷、高速”的屬性標志更成為不少旅客中遠程出行的不二選擇。
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自7月1日執行新版運行圖之后兩周內,全國鐵路發送旅客日均達到755.7萬人次,同比增幅高達13.8%,累計人數超過1億人次,而占列車總量近53%為動車組,明顯體現出高鐵在客運市場主導日趨提升。而客運市場的走勢又去旅游團體,各大旅行社以及景點產生直接或主要間接的連帶關系,便利高速的交通方式推助著旅行需要更加旺盛,高鐵線路逐段的貫通連線匯聚成網也得到大家一致的認可,因為優秀的交通工具特質優勢就是路線上四通八達且換乘快捷與公交、地鐵等無縫對接,省時安逸。
旅游的基本目標就是在發現探索需找快樂和深刻的記憶,如果想玩的輕松又有意義就要計劃安排好行程與時間。近期享譽熒屏的《舌尖上的中國》和《爸爸去哪兒》等節目不但題材新穎生動且有深度,還帶大家領略了神州大地上的無盡風景,從不同層面反映出只有通過行動和努力才能入景入情。策劃出愉快出游的關鍵就是掌握時間要素,選擇乘坐動車能夠讓旅客緩解疲勞、舒展身心的去憩息一會,也能在旅途中欣賞美景或者觀看影像資料來轉換心情。當未來的四縱四橫高鐵網成為交通“國脈”體系后,會有許多人選擇常態化乘坐它,因為它值得大家信賴。
作者: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