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和記黃埔也有多個樓盤延緩開發的情況。位于東莞厚街鎮的海逸豪庭項目自上世紀90年代開發至2007年,落成面積還不到1%。完工時間從2017年推后至2021年,開發周期已經接近30年。位于珠海淇澳島的柏濤灣項目簽訂時間為2005年9月26日,但時至今日,僅完成了1%的開發。此外,位于惠州大亞灣澳頭住宅項目、中山翠湖住宅項目等,目前都僅完成了1%。
調查:北京十三陵項目樓面價已超地價近20倍
據和記黃埔2013年年報,該公司在2013年結束時應占土地儲備約為8300萬平方英尺(1平方米≈9平方英尺),其中97%位于內地,內地的地價約240元/平方英尺。據中國地產網估算,由于一二線城市房價較為堅挺,按照2013年已確認銷售的均價保守估算,和記黃埔手頭握有的土地未來可能賣出的房價已經是原有地價的5倍多。
和記黃埔在北京的首個地產項目姚家園新村的逸翠園一期于2005年11月獲得銷售許可證,成交均價約9000元/平方米。到2011年,該項目的二期才獲得銷售許可證,成交均價已經上漲到2.8萬元/平方米。
央廣網財經記者調查發現,“長和系”上述囤地項目周邊地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升值。例如,位于北京昌平區十三陵附近的“北京怡園”項目,樓面均價已達到24800每平米。據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實業2005年斥資約1.84億元人民幣收購土地及名為“北新嘉園”的現有建筑物,并為拆遷事宜向北京嘉海興業公司支付2億元人民幣。以項目總面積29.8萬平方米計算,當時的地面價格為1288元每平方米。樓面價約是地價的近20倍。
分析:“先囤地等升值”是港資企業慣用開發模式
根據我國《閑置土地處置辦法》,開發商閑置土地,如果屬于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造成動工開發延遲的,不做相應處罰,擬訂閑置土地處置方案;但如果是企業原因而導致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需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20%征繳土地閑置費;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將會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并且土地閑置費不得列入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