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下半年,改革仍是重中之重,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將為中長期發展夯筑動力之源:
——簡政放權含金量進一步提高。6月初我國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直指投資創業、科技創新及擴大就業等增加市場活力、改善民生的重要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
——6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吹響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進軍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今明兩年是財稅改革的關鍵。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決定性進展,稅制改革在立法、推進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基本達成共識。
——7月30日,《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布,這項改革將成為城鎮化推進以及教育、醫療、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發展改革的強大催化劑。
“這些改革近期將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兼顧更長遠、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民生改善是落腳點 也是發展潛力所在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區間調控必須確保的民生“下限”。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37萬人,同比多增12萬人。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帶動的創業激情,使新增個體私營經濟成為解決就業的主渠道。截至6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32億人,比2013年底增加1303萬人。
王軍指出,下半年我國將繼續通過發展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鼓勵創業、降低融資成本和為小微企業減稅讓利等措施,持續穩健擴大就業。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央財政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不減反增,棚戶區改造、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中西部鐵路投資、教育醫療及社保改革均取得重要進展。
張燕生認為,下半年民生投入力度還會進一步增強。棚戶區改造、中西部交通設施等投資短期能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居民福祉,中長期將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培育發展后勁,是下半年政策著力點。
謀定而動,行穩致遠。要準確把握好中央關于兩個“平衡點”、一個“結合點”的要求,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努力實現全年發展預期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