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環境分析,在微刺激的作用下,國內經濟已經實現略微企穩的格局,而作為敏感指標的中國7月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也創出18個月的最高水平。隨著“新金十條”的推出,未來或將更有針對性地滿足部分領域的融資需求。對此,在國內經濟稍微回暖的大背景下,未來國家或將進一步擴大寬松的力度,以保證全年經濟增長的目的。至此,為少部分資金進入主板市場提供了前提條件。
但是,筆者郭施亮認為,即使國內經濟略微回暖,股市略有企穩,但并不會引發大資金的大規模進場。究其原因,經濟的短暫回暖主要得益于持續微刺激的影響,而A股與經濟的關聯度并不密切。同時,A股的游戲規則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單向做多的盈利模式僅僅適合于中小股民。因此,對于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在指數沒有有效沖破2150至2200點的密集套牢區域之前,基本不敢盲目大規模進場。
綜上所述,即使存在少部分資金從創業板市場轉移至主板市場,但未來主板市場的上行空間基本受到壓制,中短期指數或在200點的空間內上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