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不易,軋倒玉米心疼
老張說,前幾年也有農(nóng)田被軋出車轍的情況,但沒像這次一樣感覺難以忍受,“今年太旱了,我為了這塊玉米地,費了不少勁,已經(jīng)澆了3次水了。”他說,取水的地點就在附近的水溝,因為溝里邊的水有限,只要上游有人抽水澆地,下游就沒水了,“凌晨兩點半起來,已經(jīng)有人在排隊了。”
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他種了十幾畝地,澆一遍就需要一個星期,“每天晚上11點半結(jié)束,第二天凌晨3點半就起來繼續(xù)澆,可吃了不少苦頭。”他們說,一名81歲的老人,也跟他們一樣給農(nóng)田澆水,看著就讓人心疼。正是因為居民們努力地對抗干旱,所以看著莊稼被軋倒非常生氣,“我們種地多不容易!”
記者注意到,老張種的玉米葉子雖然有些卷曲,但高度已經(jīng)達(dá)到了1.3米左右,老張說:“因為天旱,有幾家干脆就沒有種玉米,沒澆過水的玉米長得還不到人的膝蓋高,今年這些地算是沒有收成了。”
7月22日下午,青島市區(qū)下起了大雨,記者致電老張,“及時雨終于來了,我就在地里!”此時的老張帶著喜悅回答說,一下雨居民們都來到了地頭,心里很高興。文/圖記者 韓小偉林剛 實習(xí)生 劉英銘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