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在停牌了一個多月后,有關*ST儀化(600871.SH)的重組終于明朗。
7月14日,*ST儀化發布公告稱,本次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涉及中石化下屬石油工程板塊的相關業務和資產。
這意味著中石化計劃將旗下的石油工程資產注入*ST儀化,從而實現借殼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與*ST儀化同時停牌的中石化旗下另一上市子公司江鉆股份(000852,股吧)(000852.SZ)曾被認為是更理想的借殼對象。
中石化總部內部人士證實了上述消息。該人士稱,石油工程資產經過專業化重組如何進入資本市場,最開始并沒有明確的方案。“當時考慮過的還有和煉化工程一樣去H股IPO。集團旗下也有數家上市子公司可用于借殼上市,期間曾考慮過不同方案。”該人士說。
事實上,*ST儀化的主營業務是化纖,與石油工程資產類別相差甚遠。相反倒是與江鉆股份的資產類別相似。
但最后之所以選擇*ST儀化,一方面是股改承諾將注入集團優質資產;另一方面則是*ST儀化面臨退市風險,中石化此舉也是為了保住*ST儀化的殼資源。
借殼方案確定
*ST儀化6月12日披露了《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自當日起停牌不超過30日。
經向中國石化集團了解,本次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涉及中國石化集團下屬石油工程板塊的相關業務和資產。
7月14日,*ST儀化發布公告稱,“由于本次重組涉及的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和法律盡職調查工作任務重,協調事項多,中介機構開展工作需要時間長,難以在原定期限內完成相關工作。”*ST儀化公告稱。為此,*ST儀化將繼續停牌。
資料顯示,*ST儀化(即儀征化纖),位于江蘇省儀征市,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化纖和化纖原料生產基地之一,曾是世界第六大聚酯生產商。
2012年,中石化對旗下各大油田的石油工程業務、資產、人員及相關科研機構進行重組,于年底掛牌成立了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石油工程”),
當年,中石化石油工程固定資產達到766億元,2012年預計收入950億元,服務市場已拓展到中東、非洲、美洲、中亞、東南亞等五大區域。
作為專業化重組的一部分,中石化石油工程在成立伊始便被賦予了登陸資本市場的使命。
中石化總部內部人士稱,去年5月份,中石化煉化工程(2386.HK)在香港上市后,石油工程公司最有可能成為專業化重組后第二家上市的子公司。
但方案一開始并沒有確定,此后業界對中石化石油工程如何上市一直猜測不斷。中石化石油工程一位相關人士回憶稱,在重組成立后,上市方案并沒有確定。
記者了解到,中石化石油工程在成立之后,曾考慮過跟煉化工程一樣赴港上市,在H股實現IPO。因為“在港股IPO確實是一個比較容易實現的路徑。”
與此同時,*ST儀化正陷入困境,若今年未能扭虧,將不得不面臨退市。去年,*ST儀化虧損了14億元,今年一季度再次虧損3.28億元。
7月4日,中國證監會就《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要求嚴格執行不滿足交易標準要求和體現公司財務狀況的強制退市指標。
在退市制度更加嚴苛的情況下,如何保住殼資源,利用好現有的殼資源被擺在了中石化高層的案頭上。在中石化內部人士看來,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精于資本運作,不會輕易丟棄這些殼資源。
另一方面,去年6月份,*ST儀化剛完成股改。當時,中石化承諾,股改后12個月內提出股權激勵計劃。“石油工程上市是既定策略,而儀化則要在今年完成保殼重任,資產注入是最快捷的辦法。況且石油工程資產在經過兩年的內部整合已經比較成熟,達到上市要求。”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