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電企業的困境
盡管TCL一再強調與經營相關的補貼對利潤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但不容忽視的是,以TCL為代表的黑電企業的補貼后遺癥至今還沒能痊愈。
在7月7日TCL發布的半年報預增公告中,就在TCL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增長85%-92%的同時,TCL也表示,受國內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液晶電視銷量同比下降了1.87%,沒有達到預算目標。
傳統彩電的經營難度正在加大。奧維咨詢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在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彩電銷量為2093萬臺,降9%,銷售額是696億元,同比下降15%。
而除了補貼后遺癥外,樂視、小米這些攪局者在內容運營、價格等方面的競爭也導致傳統黑電企業的利潤難以維系。
奧維咨詢監測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份彩電市場均價為3424元,而6月份彩電市場均價為3095元,價格降幅達到9.6%。
面對互聯網對手的沖擊,TCL多媒體已經在朝全球化的娛樂科技企業轉型。
7月30日,TCL多媒體中國區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謝帆在表示,TCL未來賣的不是電視,而是生活方式。
他表示,TCL在未來有可能從彩電行業轉向多媒體家庭娛樂生活綜合服務商或者是供應商,而不簡簡單單是電視設備提供商。
而TCL近期的動作之一,便是與《中國好聲音》進行戰略合作,開始了自己在娛樂化轉型方面的實踐。
此外,TCL集團在今年年初發布了“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而“互聯網思維”能否治愈家電企業們的補貼后遺癥,還需要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