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剛鉆,哪能攬得瓷器活兒?在外人眼里,能坐上基金公司“投資總監”交椅上的人肯定有著“兩把刷子”。但事實證明,投資總監的業績與位置之間并不完全畫上等號。《金證券》記者盤點多家基金公司發現,投資總監的業績有時候還不如普通基金經理。這一現象在基金行業內,被稱之為“投資總監魔咒”。
中郵基金總監
業績“分裂”遠遜新秀
中郵基金今年可謂“風光無限”,旗下新秀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股票基金上半年業績躍居同類榜首,截至6月30日,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股票基金上半年業績為39.42%。任澤松履職基金經理僅1年又159天,其表現讓基金交易部總經理、投資研究部投資部負責人鄧立新“自愧弗如”。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鄧立新管理的中郵成長及中郵優勢等兩只偏股型基金的任期回報分別為-29.18%、29.90%。
在基金經理這個金領行當中,鄧立新以大專學歷一步步升至基金公司決策層。《金證券》記者注意到,鄧立新曾任工行北京珠市口辦事處交換員、工行北京信托投資公司白塔寺證券營業部副經理兼團支部書記、華夏證券北京三里河營業部交易部經理、首創證券投資部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