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稱“《意見》”)發布,該意見提出,將全省的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從2013年的44%,提高到2017年的50%以上。
上述意見擬在9月2日的中共云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擴大)會議討論通過。
2013年,云南重工業比重達到56%,由于重化工業比重大,云南經濟多年來經常受到全國宏觀經濟的影響。今年1-2月開始,云南規模以上工業出現了209年12月以來的首次個位數增長,1-7月增速為8.2%,為全國倒數第九位。
云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慶忠表示,當前云南的產業面臨結構單一、層次低、風險抵御能力弱等一系列問題,轉型升級壓力重重。
打造工業升級版
根據《意見》,下一步云南要大力發展輕工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調整發展重化工業,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工業發展從過度依賴資源向市場主導轉變,從過度依賴重化工業向注重輕工業轉變,打造云南工業經濟升級版。
具體而言,云南輕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需要從2013年的44%提高到2017年50%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從46.8%提高到55%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7.6%提高到10%以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云南一、二、三次產業比例分別為10.49∶45.87∶43.62,第二產業占最大的比重,但是第一產業比重也大,農業大省的特征明顯。
從工業的分項來看,今年上半年煙草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6%,采礦業占工業增加值的10%。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的13.8%,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占增加值的8%。上述幾大行業占67.8%。其中僅僅煙草就占到整個GDP的12%左右。
這表明目前云南經濟的煙草行業比重仍大,而采礦業以及金屬冶煉等行業,產業附加值不高。
云南財經大學城市管理與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張洪稱,“云南曾想大力發展生物科技、制藥等產業,以及電子行業,但是過去并不理想。”
云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慶忠表示,這一次轉型升級是要“雙管齊下”,一是要改善原有原材料產業和重工業的生產方式,二是要充分發揮云南的地方特色,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特色產業。
產能過剩的壓力
不過,云南的轉型升級仍要面對產能過剩問題。
根據《意見》,云南到2020年,努力培育形成六大千億元新興產業、十大千億元園區、十大千億元企業,培育打造茶、酒、糖、油、核桃、咖啡、果蔬7類過百億元的云南特色食品加工業。
同時,大力承接家電、紡織服裝、鞋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導向型產品制造。力爭輕工業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118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450億元,年均增長20%;2020年超過4000億元,年均增長18%。
其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裝備、石化產業,都要向1000億元的銷售收入邁進。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2020年達到11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
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2017年達到1600億元,2020年達到28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57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000億元,年均增長15%;2020年達到1700億元,年均增長20%。
不過,無論是石化,還是裝備,這些產業當前都面臨全國性的產能過剩的壓力。
同時,21世紀經濟記者報道獲悉,云南一些傳統工業產業也預備有大的發展,比如云南計劃重點打造鋁、銅、鉛鋅3個千億元產業鏈條、500億元的錫產業鏈;推動鋼鐵等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打造銷售收入超4000億元的兩煙及配套產業集群。到2017年,銅、鋁、鉛鋅、錫深加工率由2013年的25%、31%、11%、50%,分別達到60%、60%、15%、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