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紀委、監察廳近日出臺《關于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的暫行規定》,要求領導干部帶頭執行中央和省委關于廉潔從政和厲行節約的相關規定,帶頭廉潔自律,自覺抵制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事宜的不良風氣,為全社會形成節儉之風發揮示范表率作用。
近年來,一些領導干部利用婚喪嫁娶之機大操大辦,甚至收斂錢財,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干部群眾不滿。“喜事越辦越闊,喪事越辦越長”。結婚慶典,宴席一擺三五十桌,甚至百八十桌,迎親車輛動輒一二十輛,招搖過市,浩浩蕩蕩。婚慶現場越來越像演唱會和走秀場,中等規模也要花幾萬元。喪事從入殮到出殯,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多天,“吊唁”人員“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宴席設在當地高檔酒店,每桌消費大都在千元以上,名貴煙酒和豪華用車更是司空見慣。宴請對象有親戚、同學、朋友、同鄉、同事,甚至擴大到下級和日常“交往”人員。原來只有婚喪嫁娶才廣泛進行宴請,現在不少領導干部遇到子女升學、參軍,老人過壽以及本人喬遷等都要操辦一番,甚至借機斂財。采取化整為零、掩人耳目等方式,要么打“持久戰”,今天十幾桌,明天十幾桌;要么打“游擊戰”,今天到張三酒家,明天到李四飯店;要么打“運動戰”,今天請親戚,明天約同學,后天邀同事,要么“退居幕后”,讓朋友、同學或下屬出面組織,想方設法逃避監督。
這些行為助長奢靡之風,帶壞了社會風氣。“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有的領導干部借婚喪嫁娶名義大操大辦、相互攀比,不僅浪費了財力、人力、物力,而且嚴重地敗壞了黨風,影響了政風,帶壞了民風。一些領導干部利用操辦婚喪嫁娶之機大肆收受禮品、禮金,既是誘發腐敗的溫床,也是滋生腐敗的根源,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婚喪嫁娶、人情往來,是中國的傳統風俗和優良美德。但以此比闊斗富,甚至收斂錢財,既背離了傳統習俗,扭曲了正常人際關系,甚至影響子女成長,與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眾多的名目和頻繁的“邀請”不僅給干部群眾經濟和精神上帶來壓力,也浪費了大量工作時間,影響了正常生活。
《規定》出臺后受到廣大干部群眾和各界人士的普遍贊譽和一致好評,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各級領導干部在婚喪嫁娶中崇尚節約、講究文明,將有力凈化領導干部隊伍,促進了黨風政風,帶動了民風。
(撰寫人: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