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河南平頂山湛河區的張女士怎么也沒想到,在回自己家的路上被一根地上“長出”的鐵樁,狠狠地絆了一跤,造成右手臂骨折,光醫藥費就花去一千多元。其實,和她同樣遭遇的遠不止她一人,近期屢屢有市民經過時被這個“道路隱患“絆倒。然而,令她不滿的是,這個道路隱患卻不知道屬于哪個單位管轄,一直處于監管真空狀態,至今仍未拆除。
在平頂山市湛河河堤二平臺記者看到,這個“攔路樁”是由鋼管焊接法蘭而成,起初是作為阻擋機動車的支架,支架拆除后就剩下兩根光禿禿的鐵樁。由于高度僅為十幾公分,且處在道路正中間,行人一不小心就被絆倒。
記者在晚上七八點人員流動密集時間作了粗略統計,短短一個小時,前后共有9名老人不同程度的被鐵樁掛到,險些摔倒。據當地市民反映,除了這個“攔路樁“,沿湛河兩岸的其他安全設施,遭到破壞后也好久無人修理。
第二天,記者前往設施管理部門平頂山市園林局湛河公園管理處就此事了解情況,工作人員以“不屬于管理范圍”為由托辭:“這個支架的損壞是由于人為原因,和我們無關。”
損壞的公共設施應該由誰來監管?市民不幸“躺槍”又該由誰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