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城市為了提高設施農業技術干部的業務素質,切實增強為民服務本領,依托設施農業示范基地,采取聘請師資、脫產培訓、建章立制、實地操作等方式,對80余名設施農業技術干部進行系統充電,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9月18日 華商網)
韓城市依托現有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從山東、楊凌等地選定了3名長期從事設施農業生產、具有豐富的實際生產經驗的專家擔任培訓指導老師,每個基地培養23名設施農業技術干部,帶動15戶科技示范戶和80余名設施農業技術干部,促進全市農業技術干部更新思想觀念,提高科技水平,獨立指導設施農業生產。筆者認為,農村經濟要發展,根本出路在提高農村群眾的科技水平,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金量,因此黨委給農村技術干部“加油充電”,這對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無疑是非常有作用的。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農村經濟要得到長足的發展,要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的需要,只靠傳統的種植方式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必須在農村發展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提高農村群眾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群眾勞動的效益,這樣就必須要有一批懂現代技術,懂得新型高效農業發展的技術干部,深入到群眾的田間地頭,去手把手地指導農村群眾的產業發展,這對農村群眾的發家致富,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無疑是不容小視的。
大家都知道,黨要領導全國人民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要實現兩個跨越的奮斗目標,農村無疑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無疑是對此最好的概括,這樣看來,一級黨委政府給農村技術干部“加油充電”,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技能,增強他們服務群眾的本領,這對農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這對農村群眾的增收致富,這對農村群眾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無疑都是非常有作用的。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黨委給農村技術干部“加油充電”,這對助力農村經濟發展,這對幫助農村群眾的發家致富,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