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中,新聞發布會一般是官方、明星、企業等召開,用于說明情況的。9月15日,河北邯鄲武安市格村原村主任李勝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還在網絡公布全程視頻,卻是為了舉報該村現任村官,稱其涉嫌多起經濟犯罪,自己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做發布”。目前,一被舉報人已經否認舉報內容。(9月18日新華網)“村官”,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村子的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村干部作為一方的父母官,是黨中央在農村經濟工作中的中堅力量,是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者和實施者,也長期深處基層第一線,是老百姓接觸最多,也是直接面對面的第一人。可以說,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不僅的代表的是整個村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更關系著黨和政府的形象。
十八大后,力度空前的反腐風暴打擊了一大波大“老虎”,震懾了一大群腐敗分子。然而,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卻未得到根本遏制。少數基層干部涉黑涉惡充當“保護傘”、打擊報復舉報人、收錢斂財、揮霍公款等問題仍很突出;部分腐敗“村官”之貪婪,與“老虎”相比也毫不遜色。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公開村官違紀違法案件171起。其中,涉案金額超過千萬的案件有12起,涉案總金額高達22億。
“村官”官雖小,但權力很大,既管理農村公共事務,又管理農村集體經濟事項,如果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落實不到位,容易造成濫用職務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甚至一些地方的“村官”,還直接充當了鄉鎮干部腐敗的“源頭”。
“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村官雖小,卻是一村之主,如果以權謀私,村民們的幸福指數無疑會大打折扣,也將難以實現村民心目中的中國夢。作為一個村官本該是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本該讓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去落實,群眾反映的問題該實實在在地去解決,如果村官不能廉潔自律,不僅影響的是村委會的公信力,失去和傷害的更是當地的民心。
我們知道,蒼蠅雖小,但是它的危害卻很大。“蒼蠅”們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們直接面向基層、面向人民群眾,如果作風不正,吃、拿、卡、要,以權謀私,將在群眾中造成極壞的影響;二是比起大“老虎”,它們畢竟在數量上要大得多,任由它們到處傳播病菌,其危害面更廣、更深。因而,在反腐敗的路上不僅要“打老虎”,也要堅持不懈“拍蒼蠅”,同時還要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對村官腐敗絕不能小視。筆者認為:根治村官腐敗,就必須要政治、法律、經濟和教育多管齊下,一是要加強思想教育,使村官不想腐敗;二是要完善監督機制,使村官不能腐敗;三是要強化財務管理,使村官不易腐敗;四是要加大查處力度,使村官不敢腐敗;五是要完善用人機制,使村官不愿腐敗。(文/雨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