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后,在金融危機、美國歐洲政府債務大量削減的背景下,海外發展的條件、吸引力下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才回國發展,這是我們抄底國際人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黃金時期。”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說。
專家建議,應設立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在機構設置、留學政策、簽證制度等方面與國際接軌。“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建立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移民制度和管理規范是當務之急。
“讓知識分子回得來,讓華人的資金回得來,這對我國發展大有裨益。”王輝耀說,對待海外華人和加入外籍的中國留學生,可以通過開放長期簽證,發放僑胞證等吸引外流人才回國。
參與海外獵才的金融機構普遍認為,未來類似于“千人計劃”人才引進工程,需根據行業發展階段、企業用人需要等實際情況制定引才標準,尤其需要提高企業自主性。比如,金融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階段有緊密相關性,有些企業的國際業務發展比較慢,并不需要華爾街一流人才,更多需要在基礎業務領域出類拔萃的人才。
同時,專家建議,盡快取消限制外國留學生畢業在華工作政策,開放外國留學生在華工作實習簽證。吸引優秀外國人才在華工作,建立中國國際移民體系,通過吸引外籍人才扭轉“移民赤字”,讓更多有真才實學的國際人才在中國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參與采寫:吉哲鵬、黃艷、賈遠琨、凌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