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必須改革
任志強認為,與其說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拖累宏觀經濟,不如說宏觀經濟的調整對房地產業的影響更大。
對于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二是我國正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即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
經濟結構改革和房地產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鐘偉指出,經濟結構改革意味著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不能再依賴于過去十年大放異彩的行業。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看,中國過去經濟增長主要是依賴大量的能源資源消耗、廉價勞動力和土地供應。時至今日,隨著資源環境壓力的加大,人口紅利的逐步縮小,這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根據一般增長理論,中國到了一個需要更加發揮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作用的階段,應該把提高勞動生產率作為主攻方向,更多依靠創新和人力資本實現價值創造。
任何一個國家,房地產都是非常重要的行業。“沒有必要否認其支柱地位,但像過去一樣,一旦GDP下滑,就刺激地產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中國必須改革。”鐘偉說。在“中期階段”(主要是指從現在到2017年10月之前的這段時間),也就是從現在開始到“十九大”之前,對于我國政府而言,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局勢,推動全面改革都是較好的機會。“如果在未來這么寬松的三年時間里,全面深化改革都沒有能取得像樣的落地成果,國民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心就會非常弱。”鐘偉說道。
任志強對于棚改政策持保留態度。盡管棚戶區改造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經濟數據,但任志強認為,一定要警惕棚戶區改造以及自住型商品房帶來的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