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忙搶生意
加拿大移民政策“一刀切”后,客戶可能對原有中介產生信任危機,會尋找新中介和新的移民目的地,市場會重新分配移民資源,這對其他移民中介、特別是主營歐洲業務的中介是個利好消息。資深移民律師楊平對《金證券》記者分析說,近年受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一些移民國家敞開大門迎接投資移民,包括葡萄牙、塞浦路斯、希臘、西班牙等。
不過此前有媒體報道指出,在移民中介的鼓吹下,這些歐洲國家的投資移民政策被異化為“買房移民”。原因很簡單:移民中介除了從客戶這邊獲得20萬-30萬元的中介費外,還可以根據最終客戶購買房產的總價,向歐洲的房產中介提取不菲的傭金,而這筆傭金的費用甚至遠遠大于中介費。
看到商機的中國房地產商,甚至在部分移民地繞過中介做起了生意。《金證券》記者注意到,韓國濟州島對購買投資政府指定項目50萬美元以上的外國人給予居住資格,停留5年以上,給予永久居住權。這一政策引得包括綠地集團在內的國內眾多開發商前往濟州島開疆拓土,開發商賣房同時幫助投資者代辦韓國F2綠卡。
楊平對《金證券》記者分析稱,歐美項目方對中國投資者不熟,所以會和移民中介合作,分享銷售利潤。而中國房地產商在韓國、馬來西亞皆有項目,也十分了解中國人的投資習慣,可以直接對接移民申請人。
盡管部分國家移民政策出現波動,但《金證券》記者采訪的多數業內人士對移民市場仍持樂觀態度,認為移民市場已經走過培育期。甚至有業內人士稱,中國消費者歷來“買漲不買跌”,移民門檻的上升不排除帶來井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