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根越角,地嘉人善。嘉善人素以性格溫婉著稱,可剛剛過去的這幾天,縣委常委們卻被自己“辣”得夠嗆—“我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存在偏差,有‘跟著指標走、圍著數字轉、奔著排名干’的思想,有時對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決心不大,引進項目把關不嚴,出現重數量、輕質量現象。”“我有時在工作中不敢擔當,當紳士有余、當戰士不夠。像噴水織機整治,5年前就已部署,但進展緩慢,暴露出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攻堅克難的畏難情緒。”(網易新聞 7月5日)
6月30日至7月1日,嘉善縣委常委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兩個半天、一個晚上的時間,一番番見筋見骨的自我剖析,一次次辣味十足的相互批評,照亮了12位常委班子成員在思想、精神和作風上的“盲區”,親歷了一次靈魂洗禮和黨性鍛煉。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黨員干部概不例外。有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現不了自己的缺點,一條道走到黑。怎樣才能揪出缺點并加以改正,那就是要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開出“辣”味,要“辣”得夠“嗆”。
要真批評。“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這是時下不少部門和單位存在的一個“頑癥”。明知某同志有問題,卻不愿不敢指出;明知工作有過失,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明知成績有夸大,卻跟著附和、喪失原則……凡此種種,使批評與自我批評失去了應有的意義。能不能求真務實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衡量一個黨派是否具有先進性的標志。每一位黨員干部要敢于說真話,曝真相,敢于打破情面,善于找出問題,樂于幫助同事,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稀泥。
要敢批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得有敢于擔當的勇氣和聞過則喜的態度,不能抱著面子不放手。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要自己抱有高度的革命熱情和對黨負責的精神,才會襟懷坦蕩,才會有‘脫褲子’的精神,也才會把思想作風整好。”一些人有顧慮、有擔心,怕丟面子、怕揭家丑,實際就是個人主義、私心雜念在作怪。我們選擇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勇于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經常審視自己,敢于剖析自己,不斷修正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有接納批評的勇氣,才會從批評中獲取政治營養,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