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8月開始,蒲江縣在全縣范圍內農村黨校開設黨課的同時,結合農民生產生活需求增設農業技術、創業就業、營養保健、藝術活動等8大課程培訓,增強了農村黨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讓培訓方式更加“接地氣”。(7月7日新華網)
農村黨員與群眾聯系最為緊密,其一言一行都受到群眾的密切關注,關系著群眾對干部隊伍的印象和看法。農村黨員數量較多,其政治素養和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在農村黨員的教育上,存在三大問題,一是思想教育遲緩于現代化進程,二是日常教育管理較為松軟,三是原有培訓內容和方式針對性不強,對農村黨員的吸引力不足。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村黨員政治素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亟待解決,通過強化培訓,不僅能增強農村黨員的黨性修養,還能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也有助于解決農村基層干部“斷代現象”,開辟出一條農村干部選拔的新渠道,打造出一支能力素質過硬的基層干部隊伍。在筆者看來,強化對農村黨員的教育培訓,是有著莫大意義的。
蒲江縣自2013年底開始在復興鄉全鄉和西來鎮福田村試點,建立農村黨校。與以往“進城”來培訓、單一聽黨課不同的是,農村黨校的設立不僅使得農村黨員能坐在家門口學習黨章、政策方針,還能有農業技術、營銷技能、電子商務、社會文化等知識的“意外收獲”。將黨校設立在基層,一是方便了農村黨員就地學習,讓更多黨員有機會參與到培訓中來;二是能夠提升學習質量,同時解決某些黨員“進城”后缺乏管束的問題,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三是更為接近群眾,提升他們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信心;可謂一舉多得。“多元化”培訓更是不同角度強化了農村黨員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更為嫻熟地解決平時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蒲江縣的特色化黨課深受農村黨員歡迎,特別是技術培訓,受到熱捧,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農村黨員對于提升個人能力的積極性,他們希望通過學得知識帶領身邊的群眾致富,蒲江縣農村黨校為他們提供了學習機會。“必修課+選修課”模式更是讓他們有了更多選擇,在強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接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的基礎上,農村黨員能夠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結合自身特長,學習各類經驗技術,用于指導生產生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