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住宅樓市最近的小陽春行情相比,香港的商鋪市場就沒那么樂觀了,租金、售價雙雙下調,空置率卻不斷上升。進入6月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變化,并由二三線商鋪轉蔓延向核心區域的一線商鋪。
專家認為,黃金地段商鋪租金只升不跌的神話破滅,幾乎可以確認香港鋪位租金已達歷史高點。預計下半年,核心區商鋪租金會相對穩定,下調幅度在5%以內,但二三線地段的租金下跌會達到10%~15%。這些變化,帶來商鋪投資方向的變化,一是投資者傾向購入大面積商鋪,再做商場拆售;二是非核心區鋪位將成為投資熱點。
租金回落明顯
根據高緯環球商鋪部統計,6月底,香港四大零售核心區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和旺角,分別有126、79、95和48個空置鋪位,分別比去年底上升55%至100%,達到近幾年的新高。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香港商鋪空置率已經在不斷上升。去年銅鑼灣商圈的波斯富街、白沙道,以及尖沙咀加連威老道的商鋪已有多間空置。當時中介分析原因,認為是業主的意向租金與商戶的實際承租能力已經有差距。空置一年后,商鋪業主才開始接受現實,把租金下調1至3成,最近這些商鋪才漸漸被市場消化。
而到今年,更明顯的趨勢,商鋪空置開始由二三線地段,向核心區一線地段蔓延,商鋪新約的租金面臨更大的壓力。中環皇后大道中的華人行一地下(即內地樓盤的一層)商鋪,歷來屬黃金地段一線鋪,由名表勞力士所屬代理冠亞名表城2008年起承租,曾兩度創下中環商鋪每平方英尺租金的最高紀錄。原商戶3月遷出后,業主叫價租金280萬元,但一直未獲承租而空置,最近業主開始下調租金。而同地段太平行的多層商鋪,在原業主遷走后也處于空置期。
黃金地段的商鋪除不但租金水平開始下降,近期銷售價格也開始下調。九龍城一個包括地下A鋪及1樓全層的商鋪,面積共3290平方英尺(1平方米=10.674平方英尺),近日剛剛以7500萬港元成交。而此前該鋪報價一度達8900萬港元,最終降價16%才得以成功售出。
市場還出現業主自降價格以求成交的個案,這其中甚至包括“鋪王”。銅鑼灣波斯富街一個街鋪,以1.73億港元成交,按平均每平方英尺售價成為香港新鋪王。可是,鋪王風光“登基”的過程卻頗多波折,買家在今年3月簽約后嫌貴,結果業主主動降價1200萬港元,最終才交易成功。
在商鋪樓市熱火朝天的年代,這是不可想象的。當時如果買家簽了合約后要求減價,業主大可吞掉訂金重新出售。而如今業主愿意“委曲求全”,要么心急出手,要么覺得以原有的價格水平再難找到新的承接人。
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數字顯示,5月份零售店鋪售價已經比3月份明顯回落。鋪租方面,只有港島及新界區繼續上揚。在生意大不如前的壓力下,鋪租市場已有出現拐點的跡象,不止一家地產顧問已經預測下半年鋪租會繼續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