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7月份堪稱樓市“限購解禁月”,包括濟南、海口、杭州、蘇州、徐州等十多個城市松綁了限購政策。而救市大軍的陣容仍在不斷擴大,繼7月28日杭州正式松綁限購令后,昨天溫州也加入到放開住房限購政策的陣營中來。北京晨報記者統計發現,在46個限購城市中,已經有24個城市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微調,這也意味著在執行限購政策的城市中,松綁限購的已經有半數多。
據溫州都市報官方微博消息,29日下午溫州市住建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放開住房限購政策,在房屋交易登記時不再核查現有住房情況,新政策從發布會后起即開始實行。溫州還將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落實首套房貸款優惠。就在前一天,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宣布從7月29日零時起,購買杭州市蕭山區、余杭區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購買主城區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況查詢記錄。
樓市松綁政策主要分成兩大陣營:一類為呼和浩特、南寧、濟南、無錫、西安等,這些城市發布明確政策文件,調整限購政策;另一類為蘇州、南昌、廈門、溫州、昆明、成都、天津濱海新區等16個城市,有松綁之實,但未明確發文。而有意對限購松綁的城市仍在不斷攀升,有傳聞稱石家莊也將在8月1日對限購政策進行調整。
不過限購松綁的長期效果卻不被看好。“整體看,未來政策松綁與市場降溫將同時出現。除非中央政府放棄調結構努力,再次大規模降準降息,否則市場的趨勢很難改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大規模的松綁對購房的心理也有一定影響,但樓市興衰歸根結底要看信貸,“沒有資金,任何形式的松綁對市場的影響都微乎其微。”
中原地產對限購松綁城市的抽樣調查顯示,各地松綁后的效果分化嚴重。部分城市短期效果明顯,成交出現反彈,這類城市數量很少。第二類則是收效甚微,包括長春、武漢、寧波及南寧等四城市,取消限購后日均成交量較之前有5%左右的小幅提升。第三類是基本沒有影響,這類城市數量最多。以天津為例,雖然當月有50%以上的增長,但市場恢復平靜后,成交量仍每況愈下。